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大武汉
时间:2019-09-23 14:49:4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田红星 报道 

  走出北京西站,一幅“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巨幅广告,在这个中国人流量最大的火车站格外显眼。武汉之大,由来已久,历史上,中国城市被冠以“大”的只有“大上海”和“大武汉”,但这幅广告所传递的信息除了大武汉之外,还有大江大湖的大生态。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也越来越大,“特大城市”、“超级城市”等先后粉墨登场,除了原来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成(都)武(汉)杭(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也浮出水面,城市大小之争进入了白热化,令世人瞩目。

76273cbc19a57584a14ce9c5205246af.jpg

  美国媒体在2018年评选了目前世界特大城市有40座,其中,中国就占了9座,武汉位列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入围的城市按先后排名顺序为: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重庆、成都、哈尔滨、深圳和天津。

  对于武汉之“大”,2019年8月26日,湖北地方最高长官——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武汉市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时强调,要发挥武汉“主中心”作用,立足湖北、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更大担当作为。

  城市“大”是一个方面,但还需要“高”和“尚”,“高大尚”的城市才算是美好的,“高”是需要高质量,“尚”是要有幸福感。十八大以来,中国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而随着新时代的开启,城市化已到了亟须换轨转型的新阶段,必须由数量扩张型转变为质量提升型。2018年底,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首个《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认为:在中国现阶段,中国城市的大小不再以GDP论高低,城市化的发展不再以规模比大小,而是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论英雄。那么,从这些方面看,武汉有多“大”?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样板

  按照城市规模划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就属“超大城市”。目前,武汉的人口已超过1100万,按照这一数字,武汉已迈入“超大城市”行列。

  但在1949年刚解放时,武汉市人口只有102万人,在1978年才有555万人,而到2018年,武汉市常住人口则达到了1108万人,70年前人口数不到现在的“零头”;同时,武汉城镇化步伐也明显加快,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47.4%上升到2018年的80.29%,上升了32.6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武汉即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第一批试点,在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综合推进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等3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武汉成效显著,黄陂区武湖街成为全国样板。武湖街位于黄陂区最南端,紧邻长江,全街国土面积74.51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20个生产队(行政村),辖区户籍人口3.9万,常住人口6.2万。它原来是一个“十年九涝一旱”、“受灾四处逃难”的穷地方,但到2017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8亿元,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全街城镇化率超过89%,工业化率60%以上,信息覆盖率100%,本地居民就业率100%,居民参加各类政策性社保统筹率100%,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目标在武湖街已基本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65个农场中排名第一。2011年和2014年先后两届荣获“全国文明街”殊荣。自2012年以来,在全市街乡镇“三农”综合考评中连年获得第一;被授予全国农业先进集体。他们的经验是:公平待遇是保障。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农村资源、失去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后,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住房、就医、读书、养老保险待遇就成了最基本的要求。实践中,武湖街运用国有农场的独特优势,率先实现了养老统筹全覆盖、新农合全覆盖、社会救助全覆盖,并对农户采取按户头、按人数分配还建房的办法,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民转移后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现实问题。

31c8877bd63d1cf9ee6df6fe83cf4a63.jpg

  2018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的通知》公布,总结并在全国推广24条试点经验,其中武汉的“放宽大学生落户、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汉南区融合发展”等三条经验获全国推广。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见物又见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武汉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等原则,“蹄急而步稳”,争取到2020年着力解决“3个100万人”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3个100万”分别是:推进市外农业转移人口居住证梯度赋权100万,推进有能力、有意愿的市外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武汉100万,引导市内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定居100万。

fb6adcbf9edcd1f5e9947dd732da3ba8.jpg

  除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样板,武汉对农民工的管理也是典型。天池雅园位于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5A级景区木兰天池脚下,虽然该项目地处武汉市北部最偏远的郊区,但是武汉木兰生态旅游区率先推行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制度的项目。据悉,按照国家住建部统一部署,武汉市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试点工作以来,截止2018年初,累计就有280个试点项目进入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运行,在册工人11.6万人。在试点的基础上,武汉市进一步总结完善,开发建立市级平台,从今年6月起,全市所有在建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年终力争实现实名制管理覆盖率80%以上。3月1日,央视《新闻1+1》播出了《实名制,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专题介绍了武汉市建筑工人实名制的管理工作经验。

  天池雅园项目总经理邱东方介绍,对农民工实行实名制管理,可以使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也对工程质量安全和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较好地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同时,通过实名制管理,一人一信息,能够跟踪每一个农民工的信息,较好地解决了工地务工人员流动性大、难以管理等问题,让他们成为项目和这个地方的主人。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优化

  从地理位置来看,武汉是一座经常被调侃的城市,有人说它不南不北,不东不西,就是一个“找不到南北”、“不识东西”而“崛起中部”的大武汉。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的数据显示:在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中,武汉市的城市化质量排名第五,深圳、广州、杭州名列前三,成都位列第八,西安位列十一。武汉被认为是“新一线城市”中的代表城市之一。

  说到中国老牌的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无非是版图大、经济实力强。那么,在“新一线城市”——“成武杭西”中,武汉的情况怎样?

  武汉是一座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盘龙城文化遗址就是其悠久历史的见证,但当时的城池不过1.1平方公里;1949年武汉刚解放时,三镇行政辖区土地面积302平方公里。2018年末,武汉全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公里,比解放初期扩大了27倍以上。
武汉有多大呢?可以和两个国际大都市比一下:武汉=香港×8(香港面积1104平方公里);武汉=新加坡×12(新加坡面积716.1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武汉是香港的8倍、新加坡的12倍。

  从GDP的增长来说,武汉作为近年最具活力的经济之城,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91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在全国已有12座城市GDP过万亿元的激烈竞争中,武汉排名全国第9位,是中部地区GDP唯一过万亿元的城市。

  2017年武汉GDP再创新高,达到13410亿元;2018年,武汉GDP又创新高,实现生产总值14847亿元,名义增速为10.72%,同比上年增长了1436亿元。而回放到解放初期,武汉正处在百废待兴状态。数据显示,1949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为2.08亿元,2018年是1949年解放初期的7138倍。

  与此同时,武汉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78至2017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分别增长5.1%、12.1%和12.8%。

  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62.0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377.7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107.54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1.8︰63.2︰25.0调整为2018年的2.4︰43.0︰54.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9.6个百分点。2018全市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年初确定的3.7%的下降目标顺利完成。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140.79亿元,是1978年的716倍,年均增长12.8%,占GDP的比重由25.0%提高到53.3%,占据了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服务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层次不断提高。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新的支柱行业。金融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6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97.58亿元,占GDP比重由4.1%提高到8.2%。信息、物流、电子商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

  2019年上半年,武汉实现生产总值(GDP)747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这一数字分别高于全国、湖北省1.8和0.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85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140.57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4173.52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比重为2.2∶42.0∶55.8。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7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405元,是1978年的120倍,年均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0887元,是1978年的148倍,年均增长13.7%。居民收入结构随着市场化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由1977年的92.8%下降到58.9%,财产性收入占比由不足0.1%提高到11.3%。

2ae551336239ee990077e4597e3a52a3.jpg

  2018年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3元,比上年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59元,比上年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2元,比上年增长8.5%。

47fbb054aba688f975177983d6a76ff5.jpg

  武汉在GDP连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从过去的“钢城”实现了到“大车都”、“大光谷”、“大桥都”的蝶变,并成功申报了“世界设计之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武汉经济不断扩张,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增长动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一钢独大”的局面演变为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联动发展、多个支柱产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互竞的格局。在产业布局上,以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武汉化工区等为代表的功能区,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引领性驱动力。

生态环境中的”绿色画廊”

  说到目前武汉最著名的道路,不是中山大道,也不是解放大道,而是一条“绿道”,这条“绿道”世界闻名,这就是东湖绿道。它位于东湖风景区内,是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全长有120多公里,宽6米,串联起东湖磨山、听涛、落雁、渔光、喻家湖五大景区的东湖绿道,是一条世界级的绿道。除了东沙湖绿道,还有后官湖绿道、江滩绿道等等,规划绿道全长2200公里,其中城市绿道长465公里,主城绿道(含社区绿道)网络密度不低于1.0公里/平方公里;郊野绿道长1735公里,其中主线长430公里,支线长1305公里,号称“世界第一”。绿道的建设使东湖成为了千万武汉市民的大花园。

0b3b38652711482e3b478cba0adde1ff.jpg

  这是大建设中的绿色转型,武汉曾经是全国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有武钢、武重、武船等一批重工业企业,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废水、废气、废渣,造成城区环境污染突出,生态破坏严重。“十三五”以来,武汉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实践绿色发展,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获得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从生态环境来看,2016年,在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中,武汉位列第五名,处在上游位置,广州、深圳分列第二、第三名,但均为沿海城市。武汉生态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多管齐下、合力共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为了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围绕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较集中的空气质量问题,武汉成立改善空气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指挥调度,强力推进“拥抱蓝天”行动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空气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了,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也下降了,蓝天越来越多,雾霾越来越少,大气质量越来越好。

5bb855445b324525bebd0180dd1ea809.jpg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武汉与城市化质量生态二级指标第一名的呼和浩特差距不大,在 26 个省会城市中,呼和浩特以建成区绿地面积9179.46 公顷、绿地率 35.3%、绿化覆盖率 3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9.69 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 26 个城市之首。但目前,武汉绿化覆盖率达到39.65%,超过了呼和浩特,平均一个武汉人享受着11.21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面积。在千万人口的城市中,这个指标不低。在万元 GDP 综合能耗、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等指标中,武汉接近于满分值,尤其是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标,武汉表现较好。

  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试点城市之一,武汉市城管执法委负责人介绍,将出台相关规定,尽快进入强制分类阶段。到明年底,将实现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社区和村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的目标。

  武汉预防为主,依靠科技法制手段,坚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城市环境质量基本稳定。2018年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19,较2013年(综合指数为8.03)下降35.4%,较2017年(综合指数为5.46)下降4.9%,综合指数下降表明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9天,优良率为70.1%。近五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为100%,江河、湖泊检测结果均稳中趋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9.02%。

  园林绿化建设持续有力。武汉以建设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推动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大发展。城市绿化总量稳步增长,公园、广场、绿道数量不断增加,全社会建绿机制基本形成。2017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5%,比1979年提高16.75个百分点;公园绿地面积8355.86公顷,是1978年的21.5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1平方米,是1985年的6.1倍。

fc4743db60bfd980e13a241c2a4435b3.jpg

  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武汉在对两江四岸江滩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已完成了核心区港口码头的资源优化调整,基本实现了无货运、无航运码头。如今的江滩长度突破64公里,长江主轴岸线成为了生态都市的美丽画廊,已变身为亲民、惠民的全国最大滨水公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武汉得以实现。

城市安全中的监管机制

  2017年3月,央视财经频道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武汉再次登上“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其中,武汉因五年未发生重大事故食品安全为武汉人增加不少“幸福感”。据悉,此次调查通过对十万个家庭的入户调查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2016年武汉人对食品安全等较为满意。

  自2014年,武汉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武汉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17年,武汉已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武汉的做法是,“三小”提档升级,同时,积极推进了“明厨亮灶”工作,探索建立食品生产小作坊风险分级监管模式,有照小作坊信息公示率、食品安全承诺率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取证率达100%,风险防控水平提升。

  除了加大抽检频率以外,武汉市推进了高科技智慧监管模式,食品信息可追溯。这不仅提升了市民对食品安全的参与度,还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从源头到餐桌的信息化监管手段,可及时发现问题食品,提前预警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并要求企业对问题食品精准召回。

  多部门联手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自2016年以来,武汉市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三安联动”,持续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药、畜禽屠宰、水产品违法添加禁用物质、农药打假等7个方面的专项整治。

  “十三五”期间,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要求,落实“四有两责”(食品药品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要求,创新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强化支撑体系、落实监管责任,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二维码、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大胆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富有工作实效的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提高监管效能;贯彻“史上最严”新《食品安全法》严管重罚的精神,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强化诚信约束,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协调督办平台,进一步推动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保障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岗位匹配、人员齐整、手段齐全;着力推动企业自律互律、社会群防群控、部门联合联动,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共治格局。

  为及时掌握全市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情况、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通知要求,各辖区除对食品安全事件或疑似食品安全事件实行24小时报告制度外,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或疑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要在知悉消息后1小时内报告,并对事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协调事件的调查处理,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查明事故原因。

  2018年,武汉市全年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率78.1%,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8,下降0.4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50人,下降19.7个百分点。通过监督管理,提升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城市抗风险的能力,城市的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武汉有句话谚语叫做“紧走慢走,三天走不出汉口”,这一方面说明汉口的面积大,另一方面又映射了汉口道路阡陌纵横,交通落后。在解放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三天走不出汉口”是很正常的事!

14e376bb8fe471a0435c2423e5311eea.jpg

  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来自黄陂的郭大伟说:”以前三天走不出汉口,但现在坐地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游遍三镇”。

  大都市都有交通拥堵之病,而解决的有效方法是建轨道交通,老牌一线城市大都如此,目前,北京和上海更是步入世界轨道交通先进行列。从交通来看,武汉除了有“九省通衢”之优势,更有便捷发达的轨道交通。地铁使大武汉不再有隔江变天涯之痛,而是让三镇有机有效地融为了一体,让大武汉变得“小巧快捷”了。例如从汉口的常码头到江夏区的纸坊,如果是解放前,有长江天堑,那真是步行三天都走不到,但如今坐7号地铁不到一小时就可直达。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武汉轨道交通线路长354.6公里,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41.9%,稳居中西部之首。预计2023年,武汉地铁里程将达673.公里,将超过巴黎和伦敦,步入世界地铁都市行列。

  除了地铁,武汉交通设施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武汉跨长江大桥由1座变为11座,跨汉江大桥由2座变为8座,建成了武汉火车站、天河国际机场、阳逻武汉新港等重要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立交桥、高架桥、地下通道等各类交通设施在武汉三镇遍地开花,市内所有行政村均实现“村村通客车”。

  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武汉市医疗健康的建设成就显著。1949年末,武汉市区只有医疗机构58个,病床1497张,卫生员342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1.47张、卫生技术人员3.36人。2018年,武汉共有卫生事业机构6340个,床位9.5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0.67万人,每千人拥有病床7.48张、拥有医生3.42人,分别是解放前的109倍、64倍、31.17倍、5.09倍、1.02倍。

  武汉着力建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计生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迈上新的台阶,公共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8年,居民期望寿命81.30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9.7%。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0.00人/10万人。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99.7%,符合政策生育率99.17%。公民无偿献血人数22.56万人次。根据规划,到2030年,武汉人均期望寿命将实现为83岁,2035年将实现为83.5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9eeef00368ad7664c12f445f308bc913.jpg

  2018年底,武汉市户籍总人口883.73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87.94万,占总人口的21.27%。老年人总数比2017年(178.85万)增加9万人,老龄化程度比2017年(20.95%)增长0.32%。目前,武汉市已建成600个老年宜居社区、各类养老设施1758处,总床位数6.96万张;通过低保、特困等救助体系,托底保障了近30万困难群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1.2万余人,中心城区90%社区实现“一社区一社工”;注册志愿组织4704个,134万余社区志愿者活跃在武汉三镇。武汉也成为国家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预计到2020年,中心城区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达到50%,新增一批养老服务设施700处,养老床位数总量达到10万张。

  武汉是一座读书之城,目前“书香江城——全民读书月”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动,深受市民的喜爱。据悉,2017年,市直公共图书馆2个,总藏书446.2万册,接待读者479.68万人次。武汉出版社出版图书20类905中1693万册。这也是一座博物馆之城,有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559.26万人次。

9d2507ba4ee4457ab92cafa2cc0ba11c.jpg

  1949年,武汉共有高等学校10所,中等学校67所,初等学校311所,幼儿园10所;大、中、小学在校学生8.6万人,教师4000多人。但到2018年,武汉全年在校研究生13.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96.9万人,中学生32.8万人,大、中、小学在校生共241.3万人,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大学城,有一百多万大学生。

  武汉民生保障事业全面推进。2017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8.8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99.2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0.66万人,失业保险覆盖率99.3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6.5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5%。2018年,城市低保对象救助标准715元,比上年提高45元,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0万人。全年农村低保对象救助标准580元,比上年提高80元,全市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0万人。全年新改扩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668家,新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532家。

94f73d51ccef2492f8221e7bf100175d.jpg

  2019年,武汉市将新农合制度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了3个“无差别”:一是本市居民与市外居民无差别——对户籍没有限制,无论市内市外人员,只要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参保,就可按规定享受待遇。二是本市户籍人员在市内市外无差别——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无论是去市外就业,还是留居市内,医保政策一视同仁,解除了异地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后顾之忧。三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无差别——城乡居民执行一样的缴费标准、一样的待遇政策、一样的业务经办流程。

  “武汉越来越大了,越来越美了,好人越来越多了!”这是来自法国巴黎的留学生里昂.爱丽丝对武汉的印象。

5872d8126e77cbeef79c4113c142a042.jpg

  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荣。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这是一座充满梦想之城,“复兴大武汉”的梦想从未止步,城市化高质量的发展即将迎接世界军运会的召开,开启新的未来:

  两年后,武汉将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基本框架;到2035年,武汉将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前,武汉将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正在嬗变,正如北京西站的另一幅广告所言:“武汉,每天不一样!”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