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了解·真实的自我
时间:2015-01-30 09:53:1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释果宁 

5371f52f6f3a46290a76e454a58e6a62.jpg
释果宁:果宁法师,字戒净,礼从上圣下辉大和尚学佛,在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学下诚大和尚处受比丘大戒。现任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普缘莲社住持,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小时候,我们提及想做的事情、想要的东西,经常会脱口而出。长大之后,生活在复杂的世界中,关于自己与生活,却慢慢混淆了。

  “我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经常这么问自己,却没有答案。因为,小时候我们只是为自己而活。而现在,我们只是为别人而活。

  我们往往依靠别人的认可来看待自己,从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别人说自己很美,我们就感觉自己很美;别人说自己很成功,我们就感觉自己真了不起,产生飘飘然的快感;如果别人说我们丑,或者说我们没有出息,我们马上就会变得毫无自信。事实上,没有人真正地认识或者了解我们,除了我们自己。那些人了解和认识的只是我们的外表——我们的穿着打扮,我们的长相,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事方法,以及诸如此类的一些生命肤浅的外在表现。没有人能穿透我们的生命核心,哪怕是我们的亲人、爱人,也无法真正认识到藏在生命核心里的那个真实的自我。

  不幸的是,有时候,我们连自己也忘了那个核心的存在。因此,即使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到底是谁,是怎样的人。

  我们往往迷失在社会中,变得困惑不安,给自己平添痛苦与烦恼。很多人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也有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只有依靠占有名誉、权力、财富、地位等外在事物来肯定自己,维系脆弱的自信,而遭受一点挫折,便会灰心不已。更有一些人不相信自己,往往在别人身上看到他们拥有的财富,从而否定自己,失去自信,变得焦虑不安,不敢面对挑战——我们并不了解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不会得到快乐的。

  我们在一生之中,接纳了自己的生命之花,然后我们需要去面对它、了解它、栽培它,对它绽放人生的微笑。在这个生活的时空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目的不全是为了追求财富、权力或地位,而是生活本身。我们的幸福和快乐,需要在生活中慢慢感受,用心体会,而不是靠别人的赞誉和认可编织而成的。别人的掌声背后,站立的往往是一个孤独、寂寞的自己。就像那些在舞台上获得了诸多荣誉和赞扬的明星,看似光鲜,但他们往往生活得很累,并不快乐。因为舞台生活让他们习惯了掌声,习惯了在别人给的肯定中获得满足。当他们离开人群,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只会感到孤独、失落。没有一个人,把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还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古代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寺庙,便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把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庄严。

  很快,大臣们找到两组设计师:其中一组是京城里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皇帝不知该选哪一组,便出了个试题,给他们三天时间,让他们分别去整修两座小寺庙。

  于是,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料和工具,而和尚们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便开始设计整修。

  三天之后,工匠们装饰的寺庙五颜六色,所用的工艺也精巧至极。前来检查的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转身来到和尚们整修的寺庙。

  走进寺庙,皇帝愣住了。寺庙被打扫得十分干净,所有的物体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外界的色彩:天上的云,地上的树,以及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外界的一切,都变成了它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种庄严深深地打动了。

  事实上,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有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如实地展现它们。

  每个人也都一样。

  不管我们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而活。不要去羡慕和抄袭别人,不要变成别人的复制品。在生活中,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自己。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去做。当我们真正为自己去栽培那朵生命之花时,我们一定会快乐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