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保障房成“空城”,究竟保障了谁?
时间:2015-01-21 16:57:06  来源:荆楚网  作者:凉夏 
  近日,据南方网报道,青岛白沙湾片区保障房因为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设施而遇冷,全国最大保障房社区成了一座空城。(1月21日人民网)

  顾名思义,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殊性的一种类型住宅,它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并且对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起社会保障作用的住房。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然而,近年来不少保障房纷纷唱起了“空城计”。以陕西省为例,该省制定的建设21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中,目前已竣工91万套,分配入住80.47万套,入住率为88.43%,空置总数达到10万套。这不,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全国保障房建设的典型、青岛市重点民生项目,包含公共租赁房3797套,限价商品房6253套的青岛白沙湾保障房社区正在变为一座空城。其中的公开销售的限价房从2012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了不足200份申请。

  但另一方面,中低等收入群众却面临着“一房难求”的窘境。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保障房在“一房难求”的情况下依旧大量闲置,成了“空城”的尴尬局面呢?而保障房又究竟保障了谁?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政府在保障房的建设上完全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初衷,仅仅是在数量上完成任务或彰显政绩,有的不是“郊区房”就是“荒区房”,有的甚至在建筑上偷工减料,压缩成本。从而导致群众不愿住,不敢住。试问,像这样的保障房怎能是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保障?在笔者看来,当保障房纯粹成了“凑数量”,中看不中用的“政绩房”,有何谈是保障群众利益的“民心房”。那些“唱空城计”的保障房无疑是保障了官员的政绩,乌纱帽而已。

  因此,要避免保障房沦为“政绩房”,地方政府不仅要进一步规范保障房的建设,更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让群众真正住得上,住得好。这样,才能让保障房不再“唱空城计”,成为暖民心的“民心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