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再平衡注定了中美互动的复杂性——读《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
时间:2014-09-02 22:18:14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叶 雷 

  危机暴露的是问题,一场全球危机至少暴露了主要大国之间的问题。在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现任耶鲁大学全球事务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的史蒂芬·罗奇看来,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将中美之间相互依赖的失衡问题暴露殆尽,中美两国现在的经济关系就像是一种相互间过度依赖的“婚姻关系”,这种关系将给双方带来问题和摩擦并导致令人担心的结果;那么,后经济危机时代,主题也自然就是中美之间的再平衡,即中美双方应该建立起一种建设性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双方不过度依赖对方,各自保持身份独立并在这种关系中满足各自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并将其命名为“共同依赖”。

在新著《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中,史蒂芬·罗奇认为,中美之间现在拉锯关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美国的外部需求考虑,制定了强有力的出口导向型增长策略;美国亲睐中国的廉价商品、储蓄盈余,并且需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以弥补其财政赤字。随之而来的失衡,一方面是中国直接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需求、环境的退化、令人窒息的污染、储蓄泛滥、巨大的经常账户盈余,而中国的消费者仍在局外旁观;另一方面是美国过度的个人消费,国内储蓄总量的空前短缺与经常账户的赤字。于是,摩擦不断升级,并对造成的各自经济灾难相互指责。

相互依赖关系之间固有的不稳定性,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美国始终坚持着为了增长而增长的思想导向,不得不严重依赖资产和信贷危机泡沫维持虚假繁荣;中国利用美国的增长作为自身发展策略的支持,认为美国的增长是理所当然的。尽管中美双方实际上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美国有了“再工业化”的政府战略,中国则在2007年,由时任总理温家宝首次指出了中美两国经济交流是不可持续的,确立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目标。然而,路径依赖让再平衡之路蹒跚曲折,美国至今也只是口头的“购买美国货运动”和“促进制造业”,再工业化还缺乏微观机理;中国也还在寻找新的出口空间。 

在史蒂芬·罗奇看来,2013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4%的比重,这是中国通往再平衡道路上的关键里程碑。因此,他认为中国当前的增长放缓,不是由房地产泡沫危机爆发、债务密集型增长的去杠杆化、银行业危机的阴影而带来的意外事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由中国自觉转向由服务密集型为导向的增长,并以此作为再平衡路线的发展核心的自然结果。而对美国来说,一个在经济方面以“看不见的手”为金科玉律的国家,战略不大可行,6年来几乎没有做成任何一件事情。更糟糕的日子可能还在后面,中国的消费崛起必然带来储蓄率降低,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盈余也会减少,对美国国债以及其他美元基础的资产的需求也必将随之削减。

一方已开始通往明天的轻松、洁净、绿色并可持续的经济道路,另一方却还沉浸在昨日的世界不愿自拔,但目的却是共同的“再平衡”,复杂性导致的难度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上的重大时刻,经济力量的重新组合一直都与军事力量转变和地缘政治稳定有关。史蒂芬·罗奇在书中引用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的结论“大国的崛起和灭亡都折射出这样的结构调整”,对中美间的再平衡表示了宿命的忧虑:“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衰退的国内经济基础所折射出的失衡,实际上十分符合肯尼迪笔下16世纪早期欧洲王朝的模式。”所以,他判断:“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正在进入一个日趋不稳的阶段。”

经济力量的重新组合,必然带来地区和世界领导权的转移。但纵观人类过去500年的历史,成功的转移基本上都发生在“领导者—利益相关者”之间,而“霸权—竞争者”之间的博弈往往以竞争者的落败告终。而且,世界领导权的转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约瑟夫·奈就曾提醒:“罗马在从权势巅峰跌落后,仍能保持其支配地位达300年之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史蒂芬·罗奇在《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中,认为尽管中美最终寻求的都是避免走向“预言自证式冲突”,但美国的基调是“合作性平衡”,中国的基调则是“新型大国关系”,无论如何,这都需要高超的平衡术和极强的自我克制。

经济失衡并非只发生在中美之间,史蒂芬·罗奇认为实质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导致的全球经济失衡。处于不健康的相互依赖关系,伙伴之间都倾向于让对方为自己造成的问题负责,在彼此将责任推向对方的同时,也都必然为了寻求支撑这一失衡体系而抱团取暖。美国是试图建立环大西洋的TTIP和环太平洋的TPP布局;中国则是寻求“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突破。他在书中认为:“如果中国和美国能够商定一个基于规则的市场准入框架,就将为更广阔的贸易自由化奠定基础”,因此,“美国把中国排除在TPP以外将是一个错误”。

中美再平衡已不可避免,但问题是再平衡将走向何方?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分析了中美再平衡的六种情景:美国家庭储蓄和总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也在上升,全球不平衡得到校正;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不需要那么多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将更显产能过剩,进入低增长阶段;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够,同时城镇化投资增加,过剩储蓄下降;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同时中国通过“走出去”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产能;美国总储蓄率提高并不顺利,而中国调整较为顺利,部分产能转移出去;大家的调整都不成功,国际经济不平衡格局还持续,贸易保护主义会越来越严重。

如何实现中美两国长期稳定的共存与发展是21世纪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美国人的史蒂芬·罗奇,在《失衡: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中,看似对中国给予了不少赞扬,对美国发出了强烈批评。“再平衡”确实有助于我们从另一视角去理解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但我们且不可被“糖衣炮弹”迷惑。如果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我们就需要对史蒂芬·罗奇的立论基础多加几个问号。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必须建立在制度创新或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那么,中国的再平衡之路,至少还有史蒂芬·罗奇之外更广阔的视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