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到他所在的山东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治理雾霾、保护环境成为代表与总理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李克强表示,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要主动作为。(3月7日人民网)
李克强总理这番话掷地有声,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点中空气污染的穴位,道出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感的真谛。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雾霾的出现,固然有自然因素,也有生产方式粗放的因素,它再一次警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
现实中,一遇雾霾严重时,相关部门就让大的污染项目暂时停产,期待大风把雾霾刮走。可当初立项时为何没有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没有任何人承担环境污染的后果。我国霾的产生是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的双重特征。一是工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排放量较大企业;二是交通,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三是城市建设带来的污染排放。这些条件“万事俱备”后,如果没有冷空气,“只欠东风”,雾霾就能大行其道。
治理雾霾“不能等风靠雨”,自强不“吸”。无大风,则雾霾,“坐等风吹”终究不是个办法。治理雾霾要紧紧依靠法律。这法律就是现有各种环保法律。把单方面“说了算”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从源头依法治理,雾霾也就不会再“十面埋伏”。唯有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来规范和约束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才能保证政府能够持续有效打击无序排污行为,使企业能将减排压力转化成生产力,使公众的节能意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我们已经吹响了“向污染宣战”的号角,何不乘此东风来一场治理雾霾、环境治理风暴。当前,治理雾霾须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仅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甚至形象工程,远不能取得理想的治霾效果。现在看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最根本是改革执政理念,打造“绿色GDP”,真正做到环境优先。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政绩考核内容,而且适当提高比重,并加大问责的力度,出多重的拳、下多猛的药都可理解。
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治理雾霾的参与者,环境保护的主角,环境保护与自己有关。多多关注环境保护事业,多多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多多支持政府的关于环境保护的举措,杜绝自身破坏环境的行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一起携手打造持续优美的环境秩序,想每天都看到蔚蓝的天空只能靠我们自己,而绝不是靠风和雨。不妨乘着“向污染宣战”的东风来一场全面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