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逆城市化”藏着资源分配的巨大空间
时间:2013-09-25 23:22:4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朱迅垚 

    在不少地方的户籍改革试点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农民工不愿意要城市的户口,甚至很多原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希望换成农村户籍,以分得田地。实际上,这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从上世纪80年代末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化以来,逆城市化现象就一直存在。

    发达国家也有逆城市化,那是指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人口流往郊区,其主体是想过乡村生活的城市人,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质。我们的逆城市化则是农民拒绝成为市民,甚至市民要去做农民。这当然不是中国城市化已经极度发达,城市市民追求田园生活,而是在某些土地增值较快的农村,人们要以农村户口获得土地。获得土地有什么用呢,简单说,等待可能到来的拆迁以获得较高溢价补偿。为什么说这不是新鲜话题,因为只要有土地增值和农村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城市化进程,就有这样的逆城市化现象,珠三角、长三角很多年前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有些大城市农民工想入而不得,有些城市农民工宁愿放弃市民身份也要守着老家的一亩三分地。两种看似相悖的选择,都是农民工基于现实制度下的理性选择。拿到某些大城市的户籍,等于拿到与之相配的各种福利,可是在某些城市,市民只不过是一个空头名分,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全部没有跟上,农民工怎么愿意放弃土地?在农村,土地在事实上承担了农民的社保功能,即使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打工,但土地仍然是一份保障,更何况,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的土地还会升值。

    有人以为,逆城市化多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或者靠近城市的农村,那里的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升值。但实际上,逆城市化是普遍的。根据统计,我国不仅城市在扩张,农村也在扩张。农村的扩张主要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按道理,城市扩大了,农村不是应该缩小吗,但事实却相反。这是因为农村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制,每个村民都有权利获得属于自己的宅基地。一户农民原本只有一块宅基地,但假如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得成家,都得要宅基地,村里就要从集体土地里拿出来,这样农村建设用地总体也在扩大。这就出问题了,我国土地总规模是一定的,城市用地扩大,农村建设用地又扩大,这种逆城市化带来的后果就是耕地面积缩小,甚至危及粮食安全,国家为什么一直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这个道理。

    土地资源如此紧张,可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很多是浪费的,这就是资源配置出了问题。我们去农村看看就知道,很多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但家里的房子占地常常数百平米。很多地方,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效率下降,农民宅基地利用率也很低。这就是逆城市化现象里包含的困境,一方面很多农民进城进不去,另一方面他们也回不来,他们在农村的土地多数使用率极低。

    但反过来想,既然逆城市化是资源配置出了问题,那如果加以调整,其中藏着资源优化配置的巨大空间。如果从现象上看,当下的城市化进程简直一片乱象,有的地方到处造城却抵制农民进城,有的地方赶农民上楼农民却不愿意,有的城市农民想进而不得,有的城市市民想办法当农民。但这一片乱象中,其实纠结的不过就是户籍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两条线。只要这两个改革真正齐头并进,这一系列乱象就能得到有效治理,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才能真正释放经济能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