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 题:保障房建设:百姓更期待数字背后的“实在”
从34%到56.6%,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国保障房开工率的大幅变动引起多方关注,让人欣喜,也不乏担忧。欣喜也好,担忧也罢,人们真正期待的是:数字反映的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进展,保障房建设能够在真正的共识中扎实推进。
客观讲,今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保障房建设的起步阶段,面临着融资、土地、管理等许多急需破解的实践难题。能在6月底达到56.6%的开工率,着实体现了各地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成果实属不易。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在中央坚决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各地是否存在玩“数字游戏”的危险和唯数量至上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只为完成指标,把整治环境的一些拆迁安置房也纳入保障房范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速度,导致保障房质量不过关等等。这些做法看似带来了表面繁荣,却着实与保障房建设的实质要求相差甚远。
保障性住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公平、维护和谐的一件大事,必须扎扎实实予以推进,容不得任何形式的投机取巧乃至凑数、偷工减料行为。当前,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已经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比如建立“绿色通道”加快行政审批效率,避免赶工期和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矛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施工现场监管人员不足与监管工程量大的问题等。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机制,就能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最终结果不只是体现在数据上,更要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栋栋合格住房上;保障性住房完成的比例,不只是体现在政府的工作总结,还要获得群众的好评和认同。这样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精神,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