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物专访|王丽莉:纵情山水间,看到垃圾治理的力量
时间:2022-01-10 14:50:37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陈红艳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垃圾问题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和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有些县城在郊区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环境造成污染。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垃圾治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而且,近日中央农村经济会议传达,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见,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生活更美好?对此,城市化杂志专访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环卫院原副院长王丽莉,为我们答疑解惑。



城市化杂志: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垃圾问题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日益突出,已成为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和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垃圾治理如何做到资源化利用?

  王丽莉:第一个要解决生活垃圾的治理问题,第二个要解决治理过程中的资源化问题。

  一是生活垃圾如何治理?对于生活垃圾处理,国家出台多个政策且很全面,只是实施不完全到位。现在,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都建有垃圾焚烧发电厂,但50万人口以下的县城,垃圾治理难度较大。针对这个问题,住建部曾出台政策:可以多县联合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在三四个县的中间交界地带建一个焚烧发电厂,规模500吨/日以上。但目前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多,主要原因是厂址选择较困难,垃圾长途运输费用较高。

  二是垃圾如何资源化?现在,绝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前端已经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一般分为其他垃圾、餐厨(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这些垃圾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如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化产品是电能,餐厨(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资源化产品是沼气,餐厨(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处理的营养土可以做成肥料等。


城市化杂志:有居民反映会在小区闻到腐烂的、垃圾的味道,居民意见都很大,和物业反映也没用,您认为该如何处理,如何做到人性化,不影响居民的生活?

  王丽莉:现在小区垃圾已经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环卫收集车采用桶换桶的模式,直接把垃圾桶装车拉走,污水不会流到地面,小区的环境比之前改善很多。


  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后,每周的周一或节假日出现垃圾暴增,各种垃圾的比例随着季节也变化较大,需要物业随时备有垃圾桶,拿出应急。

  目前小区还能出现臭味很大的现象,这是管理问题,不是垃圾处理的工艺问题,因此要求物业公司精细化管理。


城市化杂志: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怎么将污染降到最低?

  王丽莉:目前医疗垃圾采用高温消毒之后卫生填埋的处理工艺为主,污染相比之前的焚烧为主、消毒为辅已经降低很多。


城市化杂志:机场的保洁人员打扫卫生时感染疫情,这个问题是属于机场垃圾没有处理好吗?

  王丽莉:机场各个环节产生的垃圾都是用垃圾袋装好,直接进入转运系统和处理系统,原则上不允许捡废品,很多年前国家就有规定。而且疫情期间的垃圾绝对要采用焚烧处理。而机场保洁人员打扫卫生时感染疫情,这是机场管理的问题。


城市化杂志:每年海洋垃圾造成很多海洋生物的死亡,海洋垃圾如何管制与处理?

  王丽莉:第一,地面垃圾入海的问题。自从国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后,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前几年倒入山沟、树林的垃圾逐渐被清理,下雨天地面的垃圾入海量已经越来越少了。

  第二,河道垃圾入海的问题。河道清洁工作,绝大部分城市已经纳入城市的保洁范围内,同时实行“河长制”之后,入江河的水已经越来越干净,所以入海的垃圾已经越来越少。

  第三,出海船只产生的入海垃圾问题。出海船只产生的垃圾也非常多,吃喝拉撒等废品全倒进海洋里了,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管理。不可降解的垃圾如塑料瓶、油桶等要带回岸上,不要丢弃在海洋里。如果各种水域都加强管控,海里的垃圾自然就会减少。


城市化杂志:在一些高速路上总会看到遍地垃圾,对这种情况您认为如何处理,让环境更美好?

  王丽莉:每个城市都有高速公路的主管部门,每修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卫生就归这个部门管或移交到环卫部门管理。高速公路上为啥会出现垃圾遍地这种情况?可能是高速公路在管理权限上没划分清楚,有可能是交界地带,双方的交界线没划清楚产生的扯皮现象,属于管理问题。 


城市化杂志:居住在大型购物中心附近的居民反映,在家开窗时能闻到商场里厨余垃圾的味道,基于碳中和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如何对待?

  王丽莉:现在的商场、购物中心都是多元的,属于多功能体,里面有很多饭店,住在附近的居民能闻到商场里餐厨垃圾味道,说明这个商场的后厨卫生不到位,餐厨垃圾收集管理不到位。正常情况下,后厨的餐厨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并盖好盖子。

  餐厨垃圾有机质含量很高,很容易发酵,产生臭味。除了加强卫生管理,商场要尽快将这些垃圾交由环卫部门运走,不可以在后厨或商场存放时间过长,要日产日清。


城市化杂志:垃圾处理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科学方法,您认为哪些城市的经验可以分享?

  王丽莉:我们借鉴国外什么经验呢?借鉴的应该是管理经验。我国人口众多,环境容量有限,要求环境管理全民总动员,通过政府宣传,让每个人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城市自然就干净了。

  2008年我们去欧洲考察垃圾处理工艺和设备时,发现我们在工艺设备上跟国外基本没有区别,他们车间里比我们的车间还臭。但室外就味道很小,原因是车间密闭工作做得好,细节管理非常到位。再者是是他们的空气容量比我们空气容量大。

  去日本考察餐厨垃圾处理工艺和设备时,处理工艺和设备与国内基本一致,但处理厂的味道很小。餐厨垃圾收集车干净整洁,袋装化率非常之高。餐厨垃圾的收、运、处各环节,垃圾桶、车辆、人员也都干净有序,原因是日本对不合规的惩罚力度大,因此每个人都很自律。

编后语:

  在日本街道上,根本发现不了垃圾的存在,他们在自己家里会把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在公共场所基本上不会扔垃圾,连垃圾桶在日本都极少见。没有垃圾桶城市还如此干净整洁,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其实这既是个人行为的规范意识,也是在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的高压下进行约束。

  无疑,文明自律的背后,每个人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大力度的惩罚与罚款虽然是强制措施,但也是一种督促国民养成良好习惯的措施。正所谓,自律才能自由。

  垃圾治理,是个全球性难题。日本用了27年,形成全民参与氛围。德国用了40年,把垃圾分类当一项系统工程。

  德国作为第一个为“垃圾经济”立法的国家,在敦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方面,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局数据:2000年至2012年间,德国垃圾排量减少了18%。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德国人会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近80%的德国人认为,为环保做贡献对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今,德国垃圾再利用行业每年创造410亿欧元产值,生产部门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为50%。垃圾回收已经成为德国人的环保“标签”之一。

  日本对垃圾的非法投弃等行为制定了极为严苛的惩罚制度。违法者可能被处以1000万日元以下罚款或5年以下徒刑。日本基本能做到垃圾百分之百回收,依赖的不是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科技,是全民对环境的敬畏、真挚的感情和高度的民众的自觉性。



  垃圾治理是一场艰巨而持久的攻坚战,每个人都逃离不了。我们在享受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同时,从自我做起,将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变成我们具体的行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