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8综研基金·中国智库论坛倡议:粤港澳大湾区能否叫中国大湾区?
时间:2018-07-26 17:39:03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柯 南 报道 

  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2018综研基金·中国智库论坛暨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于6月9日在京举行。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是全国25家国家级智库之一,今年北京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开放40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本次高端学术论坛,旨在为内地、香港、澳门专家学者、业界代表搭建交流与对话平台,针对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挑战与机遇等热点话题进行研讨,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97afd650970039d9db4a88aad2cbb460.jpg

  论坛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广东珠三角与港澳互动发展、合作发展、协同发展的经验,展望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及其在“一带一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探索、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的责任担当,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主持年会,他在作主题发言时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能不能就叫中国大湾区。他表示,大湾区本身不是一个地方的事,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现在国外很多投行直接用中国GBA(Greater Bay Area)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因为用英文表达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有点长,为了通俗易懂也理应成为中国的大湾区。

  郭万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近期即将公布,应明确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都市圈、城市群。他认为,其中通勤就是最重要的标准,应当推动空港、高铁、城轨、地铁的有机衔接,应当减少粤港澳地区的流动限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区联盟,促成港澳和广东省三个自贸区的全面对接。将来整个大湾区要有高层的协调,制度的协同非常重要,否则光靠地方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港澳关系、城市化发展、国家进一步开放、国家体制改革以及科技发展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为港澳地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化的深入、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结合港澳两岸三地制度、货币政策的有效结合,推动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步伐,结合大湾区主要城市的特点整体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7a3d289f0b923b42dfe6f8eedd9e2c3b.jpg

  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周若洪表示:2018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之时。在改革开放40年历史背景下总结粤港澳三地合作、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两阶段”发展目标框架下展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忠朴表示,粤港澳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在国内来说相对较好,但是与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在10年之内难以企及。比如深圳2017年PM2.5年均值是28微克,三年之内是不可能降到20微克以下的,难度非常大。但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坚持“蓝天行动”,尽快采取减排措施,进行整体的环境承载力研究,则空气质量可以达到或接近三个世界级湾区水平,能源结构也将越来越接近三个世界级湾区的结构。

  谈及人才要素流动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表示,大湾区毕竟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这个区域首先是开放的区域,除了对世界开放,更重要的是希望对全体中国人开放,这或将涉及到公共服务制度、体制的设计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说:大湾区人员和一些生产要素的流动问题,要有一盘棋整体的考虑。由于9个地区本身还是二元经济结构,差异比较大,未来提高人员的素质,打破城乡之间的体制机制的人为障碍,打破区域之间市场人为的分隔,这都是我们要做的,要修炼内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确实具备了担当中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角色的初始条件。粤港澳之间的互补性要比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的互补性强。

  在黄群慧看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在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中应当扮演不同角色。京津冀可能偏前端,在原材料、理论、概念形成阶段具有优势,长三角适合在真正制造环节发力,粤港澳大湾区更偏向最后制造端,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个制造业与工厂集聚区。

  会上,来自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澳门基金会研究所等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分别就粤港澳三地合作的成功经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与其在开放型经济中的作用、构建大湾区跨区域多层次协同机制等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来自研究机构、各大企业和媒体代表约130余人受邀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期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了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系列研究成果,旨在从第三方的智库视角,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与建设路径,为推动大湾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