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东北的未来在人才
时间:2017-11-28 11:24: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何 勇 

    “什么在东北最贵?人才!”对东北来说,这绝非一句笑谈。

  人才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今年以来,各地人才争夺战的硝烟味儿更浓了。不仅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等人才明争暗抢,就是普通的高校毕业生,各地也开始你争我抢。最近,中部某城市出台了应届大学生购房八折的诱人政策,一个东南沿海城市也提出大学生购房可获补贴2%。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更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但人才过于集中到少数地区和城市,也会带来许多负面问题。

  东北地区曾是我国产业工人、科研人员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而今却饱受人才流失之痛。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东三省的人口生育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经济发展乏力导致人才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人口流出,进一步加剧经济下滑。东北地区陷入的正是这样一个怪圈。

  可喜的是,最近三四年,“出关东”的形势已经开始逆转。在沈阳、大连等东北地区的一些中心城市,人才流动出现了明显的“燕回巢”。以沈阳为例,笔者在采访调研中经常遇到一些在外事业有成又重回沈阳的创业者、企业家、研发人员。他们返回东北,有的是因父母年迈需要照顾等家庭原因;有的是因房价高、拥堵严重,生活、工作成本较高;更多的是看中了沈阳对东北地区巨大辐射能力以及物美价廉的创业、生活成本以及优厚的政策。

  最新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3年来,沈阳各类别人才,均呈现加速流入趋势,养老保险关系转回5万人,每年净流入大学毕业生约2.6万人。人才的吸引、留驻,直接加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发展,增强了竞争力。比如辽宁壮龙无人机公司,就是由在北京打拼多年的清华高材生张黎和北航教授蔡茂林创办的,生产出国内首台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让沈阳在工业无人机领域初具竞争力。

  可以说,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东北振兴才有“底气”。比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要为人才的培养、成长、使用,创造更为宽松和适宜的环境,改变重引进、轻服务的传统思维。应该看到,东北地区在人才的培养使用、市场的竞争环境方面,同经济发达省份差距依然较大。除了用行政手段提供种种保障外,东北地区还要更多地学会使用市场的手段,提供大展身手的舞台。有的研发人员带着专利、技术来东北创业,但东北地区各种形式的创投、风投资金相对较少,而且政府类引导基金,在使用效率上又较为低下。只有尽可能多搭建投资基础平台,引导组建产业联盟,创新创业的种子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从长远看,东北经济“失速”并非末日而是一种激励,鞭策东北地区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方面不甘落后、主动出击、逆势而上。以“不信春风唤不回”的决心培养人才、涵养营商环境,一定能造就新时代的“闯关东”风尚,厚植起东北振兴的坚实后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