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乡笔记的“使命”已经完成
时间:2016-02-18 11:26:5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方 

    乡愁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故乡离你到底有多远?每年春节前后,有关故乡的议题都会在舆论场里沸腾些许时日。今年也不例外,从节前的一篇博士返乡笔记《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起,到“上海女子因江西男友家中晚餐而分手”热帖网文,再到“安徽农村新春豪赌见闻:一年打工钱不够打牌”“农村彩礼动辄数十万,大龄男性结不起婚”等新闻报道,形形色色的返乡笔记充斥了舆论场。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期间的返乡笔记显然要丰富很多。尤其是经过真假难辨的“上海女子因江西男友家中晚餐而分手”的故事刺激,有关乡土沦陷与希望的争论更加激烈。所有的记录与争论,一定程度上浓缩了“上海女”身后的村庄模样,这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舆论视野里的返乡笔记多了起来,但真正能引发共鸣的返乡笔记却减少了,甚至很多看似深情的笔记被网友斥之为矫情的吟唱——那些日渐衰落的村庄,成了返乡人抒情的场所。有关故土的惦念,随之在舆论场里开始“分裂”。

  返乡笔记的意义似乎正在被稀释。几年前,媒体每每在春节后推出返乡笔记时,人们的情感很容易随之共振:家乡复兴了,你会振奋;故土沦落了,你会痛心。执笔人的家乡未必就是你的家乡,但是他所阐释的有关家乡的一切,你从中似乎都可以找到自己家乡的影子。每个人内心都深藏着故土情结,这种情结固然是引发人们情绪共振的情感基础。但不得不承认,文本上的另一种技术性表达,也牵引你重回故土。平日里习惯了“新闻体叙事”,偶尔能在媒体上看到记者完全以“个人视角”来呈现故乡的变与不变,“叙事”方式的变化一下子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进而生发代入感,与执笔人一起反思有关故乡的种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崛起,“个人视角”的技术性叙事优势被瓦解,自媒体中每一位作者都是“个人化”写作。作为一种文本表达的方式,“笔记”已不再新鲜,而情感共鸣相对又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见得多了,谁还会轻易点赞呢?

  被技术性瓦解,并不是返乡笔记意义被稀释的关键原因。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一屏又一屏的返乡笔记被刷屏时,人们不难发现,无论观察者对故土的感念如何深情,都卸不掉身上隐藏着的优越感。那种优越感无论隐藏得多深,围观者其实都可以体察得到。那种优越感让人感觉,似乎只有远离了故乡,你才具备“观察”的资格。返乡笔记越来越多,但似乎所有人都怀有一种精英感的悲悯,同时又隐含着一种终于逃离故乡的“小确幸”。这种交织着“悲悯”与“小确幸”的观察,使得乡村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视。而当俯视成为一种新的“叙事习惯”,猎奇与偏见难免不会充斥其中。

  对故土的悲悯抒情有没有意义?当然有。书写返乡笔记的一大任务,就是让所有人重新审视中国农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悲悯的抒情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振,但是年复一年的抒情性表达还有没有意义?纵观舆论场里各种返乡笔记,整体性的悲悯表达客观上使得社会对乡村的弃船情绪增加,却没有完成“为中国农村找出路”的写作初衷,或者说建设性有限。

  当然,“为中国农村找出路”的使命,远远不是返乡笔记的执笔者们这个阶层所能担负的。只是,作为一种“提出问题”的文本,返乡笔记已经完成了“使命”,当她还不能延伸出新的可能性,只能成为一种重复性轮唱时,返乡笔记的实际意义被稀释,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乡愁背后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设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