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下乡”,精准到位方能真惠民
时间:2015-08-28 10:52:56  来源:荆楚网  作者:李兆清 

 “图书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以来,在盘活资源、满足农村需要上,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然而,现实中也确有不少“不对味”的尴尬。看上去各种“下乡”丰富多彩,内容琳琅满目,实际上,不少是过期的农业技术资料、艰涩的理论读物,甚至低劣的家用电器,农民兄弟用不上、读不懂。难怪有人戏称,这样的“送下乡”,是城里人的“库存转移”甚至“废品转移”。(8月22日《人民日报》)

  当前,不少地方都在开展包括“图书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在内的“三下乡”活动。客观的说,“三下乡”确实给农村群众送去了精神文化大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然而,“三下乡”“不对味”的尴尬则提醒着人们,“三下乡”还需真下乡,还需“心”下乡,不能简单地走过场,为了下乡而下乡。这就要求“三下乡”的参与者弄懂为什么下乡、下乡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才能使下乡达到相应的目的。

  为什么“三下乡”?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的综合实力逐渐提升,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差异。曾经,为了城市的发展,农村作出了不小的牺牲。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倡城市反哺乡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居民很容易就能享受到文化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而农村居民却无法享受到这一点。促进农村文化发展,需要进行外部输血,外部输血使内部活血化瘀后,农村自身进行文化造血也方便了很多。“三下乡”正是为了给农村进行文化输血。

  “三下乡”要做到精准到位。“三下乡”,其实是精神扶贫。习总书记提倡精准扶贫,对农村进行文化输血,“三下乡”应该做到精准到位。“三下乡”,不能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有的塞给农村,而不管农村居民的真实需求,那样只能落得驴唇不对马嘴的尴尬,就会沦为蜻蜓点水,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过期的农业技术资料、艰涩的理论读物,劣质的家用电器,这些能对农村起到什么作用呢?过期的农业技术资料如何指导农村当下的农业生产?艰涩的理论读物如何让农民读懂?劣质的家用电器农民如何用得上?不但起不到作用,而且会造成“三下乡”做做样子的不好印象。看似轰轰烈烈地走了一趟,但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多大的变化,根源在于没有“走心”。

  “三下乡”,首先要搞懂服务对象。既然是为了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就应该开展好前期调研,对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照方拿单。只有这样,“三下乡”才能符合农民的口味,才能赢得农民的欢迎。都不明白农民真正需要什么,简单地走过场,当然会风马牛不相及。

  “三下乡”,精准到位方能真惠民,也愿相关人员能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做文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