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简析
时间:2015-03-20 14:10:2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顾晴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和《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的分工方案》(中办发〔2014〕7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229号)的有关要求,经部门联审和专家评审,同意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随即,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以后简称《试点方案》)出台。

  一、试点方案内容简概

  《试点方案》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了江苏、安徽和宁波等64 个试点地区名单。二是着重阐述了试点的五大领域,包括探索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完善多元化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创新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凝聚《试点方案》,其可能将带来四大改变:一是试点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会加快。二是试点地区地方债券发行和PPP [1] 。融资进程会加快。三是试点地区农地制度改革会加快。四是试点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权事权变革会加快。

  [1]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2] 城镇化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用一个地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即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二、试点方案时间数据解析

  试点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014 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 2017 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 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可见表1。

6cc5dad79ca84d9e3c3089a705c46e1a.jpg

  [3] 建制镇:建制镇即“设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建镇的条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在同一国家,对不同地区和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相应规定。中国建制镇自北魏开始逐步形成,经过调整时期、衰落时期、恢复时期、发展时期。按照建镇标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建设真正起到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建制镇的增长,也说明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的高增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4] 城市化过程曲线: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1975前提出了“城市化过程曲线”,也就是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城市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城市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10%就表明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该阶段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5%。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30%以上,人口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70%。稳定阶段:城市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出现停滞,并有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从表1可以看到,2013年64个试点地区的城镇化率(按照统计局口径,以常住人口为例)最低为河南省兰考县32%,最高为广东省东莞市89%,其中城镇化率30%以上的有34个地区,城镇化率60%以上的有28个地区。 用“城市化过程曲线”[4]分析可得,64个试点地区,一半以上地区已进入加速阶段,其他均处于稳定阶段。到试点结束的2020年,64个试点地区中76%的城市将进入稳定阶段,其余地区也均步入加速阶段。

  由此可见,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综合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建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是相一致的。 

  三、江苏试点2000-2013年实例简析

  以笔者家乡江苏为例,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人口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全省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3040.8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090.1万,其中2007年突增4000万人,2013年突破5000万人。2000年以来,全省城镇人口年均增加157.63万,年均增加4.04%。从城镇化水平看,2000年以来全省城镇化率快速增长,连续突破50%、60%大关,进入城镇化加速的后期阶段。从发展趋势看,全省城镇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41.5%上升到2013年的64.1%,上升了22.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66个百分点,该时期也是历史上江苏人口城镇化速度最快时期。

  可见下图

1880255ee57400859c7f8db08ca58149.jpg

  四、力行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必要性

  城镇是高密度的居住体,简单地说,就是单位土地上集聚了更多的人口,集聚了更多资源的能量,集聚了更多的投资。当前,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关键节点,自身实践和国内外城市发展历史已经表明,以往“摊大饼”的模式无助于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尽快向城镇化的新阶段转型。

  (一)城市定位以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

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建设层面明确设定城市自身定位。摒弃掉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重外延,轻内在”的弊病。从过去“重规模、重外延、重扩张”的模式转变为更多地着眼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和生态水准。环境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城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提升城镇化的质量,首要的就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近几年长时间弥漫在华北上空的雾霾天气再一次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治理环境的紧迫感,坚持绿色、低碳、生态、智慧发展,积极发展以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坚持科学发展和合理保护并重,切实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二)多层次城镇体系协调发展,注重小城镇建设,强化中心镇作用

  城镇系统是由实体性的城镇系统共同构成的地域空间,在城镇系统中,各级城镇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每一层级城镇在其中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中心城市的建设,也要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介于中心城市与农村之间,既有城市的部分功能,又能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可起到城乡物资交流、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可充分利用农村原料和能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达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同步发展城乡经济的目的。要从全面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打破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进,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重点城镇,要根据各地特色,从产业基础、配套条件、文化传统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中心镇发展格局。

  (三)优化结构,加大产业支撑力度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发展,加快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推进城镇化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聚集人力资源,促使企业形成充分竞争,增强创新动力和能力,提高科技进步与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工业变大变强。城镇化聚集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使服务业范围拓展、规模扩大、质量提高,最终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我们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在壮大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效地支撑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发展的容量与空间,也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的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要齐全,园林绿化、污水治理、垃圾整治要同步进行。二是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彻底转变“重建轻管”的观念,大力整治环境“脏、乱、差”,着力加强对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监督、交通等方面的管理。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裕、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集聚集约水平高的现代化小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