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化》主编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
《城市化》杂志社副社长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莅临这个会议。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文章是如何从最初一个杂志的栏目,到今天编辑成书的过程。
《城市化》杂志从2008年1月创刊,一直希望通过栏目的设置、内容的组织从多个层面去宣传报道国家在城市化领域的重要事件、热点话题,客观公正地记录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给中国的城市化留下一点可以追踪的历史记录,起到一点资料价值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对国家在城市化方面颁布的法规政策、取得的各种成绩感到兴奋,同时也对如何反映“人的城市化”这类感性的内容感到困惑,毕竟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人与城市的和谐。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人服务。一直以来,《城市化》杂志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关注,例如,吴文媛院长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2年9月24日,吴院长专程从深圳来到北京,与杂志社同仁就如何办好杂志深入探讨,其中她提出开辟“我的城市化”栏目,谈及开设这一栏目的初衷,身为城市规划师的她当时特别动情地说:“每个城市无非是在不同阶段下要求雷同的项目而已,我们设计出的城市本身与我们的工作一样乏味和重复。直到有一天我们认真关注生活在其中的人,他们的故事和城市建设年鉴的对照瞬间暴露我们在建设目标上的心口不一,他们的故事让这个城市的面貌有了依据和时间坐标,也让我找回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
2012年11月,“我的城市化”这一栏目正式开设,开设之初,吴院长帮助组织了两篇稿件,一篇是“我们这八年”,另一篇是“面对女儿,我很愧疚”。“我们这八年”,作者讲述了身处中国城市化最先进地区的上海,一家人在城市的打拼过程;“面对女儿,我很愧疚”的作者则是身处中国城市化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青海省门源县,因企业改制,从“铁饭碗”到失业、为了生活不得不下煤矿、又因运煤赚不着钱再次失业,后来不得不开小店维持生计。两篇文章呈现的是处于不同城市化发展地区的人的生活,反映了当地城市化给人带来的各种影响,也引导读者去关注城市化与人的关系。文章的刊发让读者感到杂志在理性报道的同时,感性的报道很有人情味。
此后,杂志社的编辑同仁开始多渠道约稿,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城市化这一大潮之中,所以,无论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还是本身就在城市的人,亦或是在城市间穿梭的人,大家都对城市化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对于约稿对象,我们没有太多的限制,大家也都非常踊跃地为栏目投稿,像秦佑国院长、李迪华院长都写了两篇自己的城市化故事,李院长还积极地帮助我们约稿。在选题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的约稿对象有所侧重,内容涉及户籍、就业、教育、买房、公益、环境污染、找保姆、办证等多个方面对自己城市生活的影响展开。此次入选文章共有52篇,我们最终将其分成四个方面:城·乡(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生活)、城·漂(在城市生活没有取得当地户口“漂”的生活)、城·业(在城市工作的历程)、公益·人生(在城市做公益的所感所想)。52位作者既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佑国、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主席赖文鑫、武警总医院高干病房副主任张永青等城市精英,也有中国正信集团监事会主席丁章林、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林休伦、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祥林等企业家,有谭琳达、宋忆南、杜飞、顔特、小燕子等城市白领,有陈画竽、蔡耀辉、云旻昱、罗心龙、谭婷等大学生,有颖艺、肖爱兰、韩鹏、杨杨等农民工,还有农村老太太王秀兰。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但字里行间以个人的视角表达出的真实、生动让我们对于城市化的理解更加深刻,约稿过程中的许多点滴也让我们感动不已。比如农村老太太王秀兰,2016年已经68岁了,为了写自己的城市化故事,只上过半年学的她开始学习写字、学习查字典、学习小学作文选、请教自己身边的所有亲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文章,儿子又帮她输入电脑、修改润色。当王秀兰老人拿着刊有自己文章的杂志时,她的儿子说,这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刻。
今天,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城市化委员会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是中国城市出版社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更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城市化》杂志编辑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