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均GDP破万是否就是“发达水平”?
时间:2015-02-09 21:20:31  来源:荆楚网  作者:叶建明 

  继京、津、沪、浙江、江苏、内蒙古之后,2014年广东和福建两省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至此,全国已经有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从经济学概念上看,人均超过1万美元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世界银行不同阶段的收入标准,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标志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发达状态”。(2月6日新华网)

  恭喜这些地方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贺喜这些地方的经济水平迈入发达水平。感谢有关部门公布这份“振奋人心”、“扬眉吐气”的好数据。以前常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地方无疑可以说,“我们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不过,“中等发达水平”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与人均GDP的光鲜数据上,更体现在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与福利保障水平的大幅提高上。在高房价,高物价,高开支,高压力的“四高”情况下,不知这些地方的居民对生活质量是否都满意?至于福利保障水平,这些地方的福利保障水平和全国其他不发达的地方也基本差不多,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居民是否感受到全方位福利保障的“呵护”?

  事实上,经济总量高,人均GDP高并不一定代表市民生活水平就高,生活就很幸福。倘若养老要靠自己不断的“存钱”,倘若培养一个孩子要花光大半积蓄,倘若生一场大病就要回到“赤贫”,即便工资高,谁又能潇洒地,毫无顾忌地去消费?而一个不敢消费的家庭,又何谈生活水平高?又何谈很幸福?

  还有,如果这个人均GDP是贫富差距拉大的综合,如果某个土豪个人GDP突破50多万美元,而其他99个家庭不足5000美元,这样平均下来突破1万美元又有何意义?这8个地方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后,是不是会有许多人觉得自己拖了后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比表面人均GDP提高的意义更大,更有利提升社会的普遍幸福与和谐。

  “发达水平”是个内容涵义很广的概念,不能光看漂亮的表面数据。其实,无论是地方经济“富可敌国”,还是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早在几年前就有报告显示广东省2008年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富得流油的沙特,在G20各国中可排到第16位。见2010年3月1日《广州日报》),这都说明这些地方的政府已不缺钱。有钱了当然是好事,只是希望这些富裕的地方政府能够多把钱投入到民生,让市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毕竟,注重民生投入与提高福利保障水平才是市民生活幸福与“发达”的基石,而只有民众实实在在的感觉到生活质量与福利保障水平的大幅提高,才能和“中等发达水平”这个概念相配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