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有网友爆料称“大理古城城管被指打背包客”,引发关注。10月2日,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通报称,该局在对人民路中段摊位经营行为进行日常巡查中,发现有摊主违法占用安全通道,多次规劝无效后,依法依规对其物品进行暂扣取证,摊主情绪激动与执法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目前,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已对不文明执法的当事人作出停职处理。(云南网10月3日)
城管,这一敏感词汇在我们的视线里不知道已经出现过多少次,几乎每一次都是以暴力执法、知法犯法、聚众斗殴等身份出现。而以前每每看到关于城管部文明执法的新闻时,笔者都感到莫名的气愤。可是现在当看到这样的类似新闻的标题时几乎不需要看内容就知道整个新闻内容的百分之七八十。这让人很是视觉加味觉的疲劳了。
这次被爆料的又是城管打背包客,之前在四川也才爆料一起妻子叫城管丈夫到菜市场大家的新闻。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大爆炸的世界里为什么城管的新闻就这么扎眼,这么能引起群众的热议呢?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广大网友愿意帮助弱势群体,集体声讨城管。城管的被执法人多是些商贩菜贩都小摊贩主,从社会层次来看他们代表着贫困大众,而城管代表国家执法人员处于“高大上”的地位。高处不胜寒啊!被无数人看着指着,有什么小动作都会被人们记住。
第二,城管自身没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城管,城管就是城市管理者,这是很多作为城管人员对自身的定位。殊不知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是为为民服务的,所以城管队伍要改变自己的形象,从管理型部门向服务型部门转变才能够改变城管这一群体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第三,城管执法制度上存在很大问题。这给城管队伍的执法者太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这一权利并不是什么好事,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执法者队伍对法律认知是否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个未知数,其次,被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也不太懂,不知道自己做法是对是错,没有申辩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不太懂篮球规则的裁判员给一群也不懂篮球规则的人当裁判。可想而知的就是裁判不断乱吹哨,球员也不断的抱怨自己没有犯规,更有甚者所有的球员雨裁判发生冲突。这注定是一场充满暴力的比赛。
当然原因不止这些,笔者在此只是浅谈一下个人意见。说上这么几个理由,其目的就是想强调大家,对城管的各种负面新闻是否能够不要只停留在浅浅的声讨层面,而是能够积极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完善其中的制度让城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普及一下相关法律,让被执法者知道自己哪些是合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