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英语标识出“洋相”让谁“汗颜”
时间:2014-09-10 19:02:52  来源:荆楚网   作者:刘忠友 

  前几天,英国留学归来的“wise”同学来电:武汉的英语标识蛮多都是错误的,看着别扭。那些英文错误,让人“羞红了脸”。记者在武汉街头探访,确实可见不少中英文标识“风马牛不相及”,“洋相”频出。(9月9日《武汉晨报》)

  “建设大道”前后相距百米的标识竟被翻译成两个英文名,手动门阀旁的英文单词在牛津英汉词典里都找不到,“优先搭乘”被译为“让路”,更为奇葩的是,“往前走”被译成“笨蛋”,这一切,让外来的留学生“觉得好离谱”。

  标识,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导向性,二是宣传性。如果偶有个别英文标识有误,人们尚可理解;然而地铁的英文标识“洋相”频出,也许在导向性上,人们大致上理解标识的内容是什么,但在宣传性上,人们会对武汉印象减分,这不能不让人“汗颜”。

  首先汗颜的,应该是地铁的官员们。责任不可推卸,地铁的整体形象是地铁官员的总体责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把地铁的主体工程修得好好的,却在附属工程上搞得不尽如意。好比一个帅哥,穿一件雪白的衬衫,却在领口上染上了几滴墨水,扎眼得很。

  最为汗颜的,当属标识制作人或制作商们。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承接了地铁的标识制作,不单是标识的器材要过得硬,标识的设计也要过得硬,同时标识的内容必须要准确。三者任何一个出了问题,就是劣质产品,要么是工作敷衍塞责,要么不是专业人士所为,要么是施工之中存在“猫腻”之为。

  真正让人汗颜的,笔者认为还是武汉人。地铁英文标识出“洋相”,其实是丢了武汉人的脸。武汉越来越有国际范,然而武汉的公共标识却在犯着“小儿科”的错误;武汉精神倡导“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但是卓越没追到,却留下了粗制滥造。

  事实上,武汉有着巨大的科教优势,也有众多的外来留学生资源,可以说专业的翻译人才遍地都是,解决英文标识着实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地铁集团的管理者、标识的制作者或者制作商们,多花一点精力,多征求一下意见,英文标识就能“国际接轨”。

  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犹为重要,这也是“武汉精神”应有之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