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8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教育部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并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的正常变动及学籍异动进行管理。同时,学籍系统还被赋予了更多功能。通知称,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子女流动情况,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还可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建立动态登记监测制度等等。
在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之下一个很大的不公平就是教育不公,该项举措的意义何在?能否通过加强学籍管理来促进教育公平?对此,《城市化》杂志特邀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编审熊丙奇进行解读。
熊丙奇:教育部实行学籍信息化管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这种“一生一号”的做法不无积极意义。
其一,可为解决农村学生辍学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孩子的学籍管理有明确规定,包括入学、转出、转入等,一所学校只有拿到另一所学校的转入证明,才能开具转出证明。然而,在现实中,对于这一管理规定,存在执行不严的明显疏漏,有的学校对学生不来上学不闻不问,有的学生拿到转出证明后却不去转入学校注册、报到,转入学校也不跟踪,由此便出现义务教育适龄学生辍学现象。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加剧,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现在有了全国联网的学籍信息系统,学生的学籍信息变动一目了然,可以成为减少辍学的重要信息管理平台。
其二,可为保障流动儿童异地求学提供技术支撑,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难题。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主要依靠县乡财政,这造成各地的义务教育保障情况受制于当地的财力。按照国家的政策,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为主”原则解决,这意味着流入地政府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流入儿童越多,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也就越大。一些地方政府担心流入儿童过多,缺乏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积极性,设置求学的门槛。只有强化省级财政统筹,才能建立流动儿童求学的长效机制。这不但可减轻县乡一级政府的压力,也会在省际之间建立学费随经费走的机制——学生流出,教育经费也随之流出,流出地政府不能推卸投入责任,流入地政府也不会感到压力巨大。在学籍信息平台建好之前,这种机制缺乏技术支撑,而学籍信息平台一旦开通投入使用,就会为学费随经费走扫除技术障碍。
其三,可改变传统的教育拨款体系。以前对学生的助学金是通过教育部门登记、审批向学校发放,再由学校发给学生的。这种层层拨付的做法滋生了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各种问题。如果依托学籍信息平台,把助学金等政府资助直接打给学生账号,可以减少拨付环节,让助学落实到位。
当然也有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毕竟操控技术的是人,如果缺乏对相关部门、人员的监督,加之我国当前的教育投入体系还存在诸多机制问题,如果不解决机制问题,技术手段极有可能成为摆设,被闲置。我国的教育公平取决于政府是否动真格推进教育改革,在目前技术手段不成问题的情况下,就要看政府部门改革的实际行动了。(采编:谭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