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现代城市岂能出现“夺命涵洞”?
时间:2014-08-24 22:33:09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张西流 

  8月22日上午9时许,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台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白云区棠乐路京广铁路涵洞有一辆小车被水淹没。经现场勘查,小车上有7人,均没生命体征。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涵洞是村的一头通往另外一头的必经之路,经常有车被淹,但作为水浸黑点投诉多年都没得到解决。(8月23日《京华时报》)

  一辆小车误入积水严重的涵洞,车上一家大小7人,还包括一个孕妇,全部被活活淹死,令人痛心疾首。人们在诅咒暴雨无情、内涝养患的同时,也为司机盲目行车及车上的人自救能力缺乏,感到扼腕痛惜;更为城市管理缺位、市政建设短板和应急机制滞后,表示强烈质疑和不满:一座现代化城市,岂能出现“夺命涵洞”?

  事实上,这个涵洞“逢暴必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且经常有汽车被淹;特别是,作为“水浸黑点”,当地群众投诉多年无果。可以说,不死人不解决,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一种惯性思维。而这7条生命惨死涵洞之下后,有关部门又是封闭通道,对涉事涵洞禁止车辆通行,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加大涵洞积水的抽排工作;又是立即对全区水浸黑点开展隐患大排查,做足了“亡羊补牢”式的功课。

  然而,现代城市出现“夺命涵洞”,对于城管、水务、市政等相关部门来说,就是一种失职,就应被追责。再者,封闭通道,涵洞禁止车辆通行也好,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加大涵洞积水的抽排工作也罢,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举,只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涵洞“逢暴必淹”的问题,也不能终结“涵洞夺命”的悲剧。当务之急,是对这个“水浸黑点”进行整改;如果整改到不了位,宁可将其废弃,也不能让其成为“夺命涵洞”。

  特别是,“涵洞夺命”悲剧的发生,更值得现代城市反思。若想终结“逢暴必淹”困境,必须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并要花大力气对“先天不足”的排涝设施进行整改。同时,不妨从现在开始,由政府部门对各积水点在暴雨中的积水数据进行统计,以摸清情况做排水改善,防水患于未然。特别是,应针对《城市防涝大纲》,制订配套细则,并实行纲性考核;对防涝治水不力者,进行纲性问责。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