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秒跑光折射民众安全焦虑
时间:2014-08-23 16:41:49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王海峰 

  一老外乘客在座位上晕倒,周围乘客无一相助竟仓皇逃窜,引起前后3节车厢乘客惊慌,蜂拥冲出车门,甚至摔倒……记者昨天从上海地铁方披露的2起典型乘客惊慌案例中发现,乘客对突发情况反应过度,盲目跟风,极易引发次生灾害。地铁方再次呼吁,乘客遇事莫惊慌,冷静判断后合理应对。(新华网8月21日)

  据了解,除了上海地铁之外,在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地铁中,都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形。而且,在这些类似的事件中,都在短时间内使人群大规模拥挤踩踏,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问题是,本来是极其平常的事情,本不需要如此惊慌失措,却屡屡上演“大逃亡”一幕,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在于人们在公共场所缺乏安全感,对于潜在的危险存有隐忧,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往往就会“草木皆兵”。诚然,一旦遇到危险情况,公众第一时间做出自我保护,也是人之常情,并不需要过度苛责。但是,在没有任何危险情形的前提下,公众选择了盲目的跟风态度,这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了。很多时候,在公共场合,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往往会被以讹传讹,在无形中不断被放大,甚至会引发巨大的群体恐慌。

  近来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再加上公众内心的自我加压,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面临险境,时刻紧绷自己的神经,恐惧感一直伴随左右。可以说,恐由心生,越是内心紧张,就越会让自己陷入到盲从和慌乱之中,不能自拔。而如果每个人都保持冷静、克制,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往往就不会引发群体性慌乱。

  由此可见,如何减轻公众的安全焦虑感,已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诚然,公民个人素养的提升,自我防护、判断能力的增强,以及个人公德意识的补强,都需要及时跟进和完善。但同时,政府部门的公共责任也不能疏漏,如何在公共场合建构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防控机制,就成为了政府部门的责任主旨。在这方面,很多城市都出台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如何将这些制度和规定应用到现实中,就需要更加周密、合理的部署和安排。

  其实,公共场合中的群体性恐慌,暴露出的是公众的安全焦虑,亟需以妥善方法进行解决。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公众内心的彷徨和恐惧,重塑安全公信的公共环境,从而避免群体性事件不断上演。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