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城市都有人口规模的目标,北京10年前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人口达到1800万,而据2012年的统计已超过2100万。下一步,城市规划中有关人口的总规划如何制定,人口总量如何制定是一个需要多方衡量论证的事情。据了解,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关于北京实施居住证制度的调研工作。将借鉴广东、浙江等地做法,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升社会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水平。(1月14日《新京报》)
坦白而言,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而言,人口之多、管理之杂、房价之高,已经达到了“不宜人类居住”的地步。但即便是这样,因为北京的资源多、机会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仍然选择加入浩浩荡荡的“北漂”大军。城市的管理者,面对无法破题的“城市病”如雾霾、堵车和逢雨便涝也是愁上眉梢——控制人口事宜就便摆上了桌面。
“自由迁徙”说的永远是候鸟,而不是国人;完全放开北京的户籍,可能引发的是北京人口的几何倍数增长,这自然很不现实。但是,只管理、不服务的暂住证制度,已经饱受诟病,不仅仅加剧了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下的身份歧视,还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在北京居住了一二十年,却还是“暂住”,听起来就是个“中国式笑话”。于是乎,在暂住证和户籍制度之间,也便发明了居住证。
居住证,当然有其进步意义。就上海、深圳等已经实行了此制度的城市而言,居住证制度在当下这种户籍制度之下,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城市福利的公平。而北京市相关负责人也表态,“居住证制度可以附载社会服务功能,比如与社保福利挂钩”。同时,居住证如果开始实施,意味着为1984年开始实施的“暂住证时代”画上了句号。这都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但是,居住证毕竟不是户籍。在北京获得居住证,虽然能够在某一些福利方面可以等同于北京市民,但是,居住证代表的仍然是“二等公民”。关于居住证,也便产生了这样一个悖论:如果居住证能够被赋予和城市户口一样的社会福利,那么,居住证也阻挡不住全国人民往北京涌入的势头发,即便房价再高,也是一往无前;如果居住证不能解决更多的福利问题,则可能就是暂住证的一个更名,在实际中,也确实没有多少意义。
说得好听一些,居住证是“最不坏”的一项选择;说得难听一些,居住证制度就是一项“好人主义”下的畸形改革,既打破不了现行的户籍制度窠臼,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也可能无法肩负起控制城市规模的重任。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居住证制度,非常符合我国的中庸思想,管理者既不想得罪城市原有居住者,也不想得罪新迁入者。
城市之所以有大小之别,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不是说,每个城市都应该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或拥有同样的发展规模,也不是说市民都应该有同样的收入,而是说,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和居民,都应当拥有同样的权利和福利。比如说,在北京市的高考生,能够上北大清华的几率,不应该比其他城市高,各种医疗资源也不应该过于集中。唯此,社会才能更加公平,城市规模才有可能达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式的共同发展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