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22届中国城市化论坛激辩“巨型城市”的未来发展
时间:2013-12-17 21:21:44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谭少容 

f9c7ad6480693f9e2d3be58ff2c3cb48.jpg

    城市化网讯(谭少容报道)  “我们直面巨型城市的挑战,既要有信心,更要有办法!”“不是每个城镇都长成‘巨人’!”这是今天(12月17日)在河北廊坊永清国瑞生态城举行的第22届中国城市化论坛上传出的最强音。

    在主题为“中国面临巨型城市的挑战”论坛上,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龙永图,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海勃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念强以及北京国瑞兴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鲍筱斌,与城市化研究领域、城市规划及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资深媒体人士就巨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展开激烈交锋。河北省廊坊市及永清县的相关领导,永清县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房管局、工业园区、台湾新城、韩村镇、别古庄、刘淇营乡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论坛。据悉,本次论坛由住建部科技委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北京国瑞兴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一、现状:直面巨型城市的挑战

    近期,我国多个城市发生严重的雾霾事件,特别是伴随着12月份来出现的这场雾霾,已波及25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改善北京等巨大型城市的空气质量,成为当前人们呼声最高的议题之一。

    当前,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巨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巨型城市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而且速度迅猛。由于大城市的资源配置水平更高,具有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势,大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大,远远超过中小城市。不可否认,巨型城市以其特有的空间优势和积聚效应带来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

    当人们在为巨型城市发展而欣喜的同时,烦恼也随之而生——城市无限制扩大,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空气污染、房价高涨、资源紧缺,城市变得喧嚣而不适合人生活。

    龙永图在分析因巨型城市发展而带来“城市病”的原因时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进入城市,造成人口流动量过大,但不能剥夺农民进城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不能剥夺更多人想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还没有结束,而且,我国还是制造业大国,这些都是巨型城市以及成长中的城市存在“城市病”所不可避免的。”鲍筱斌也指出,现在城市出现的城市病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所遗留的问题。

    “贫穷是最大的污染源。”龙永图说,“面对巨型城市的挑战要有信心。城镇化是推动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最大动力之一,要坚定对城镇化的信心。”

二、支招:不是每个城镇都长成巨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城镇化的终极目的,不是一味追求城市的规模,不是让每个城镇都长成巨人。”李兵弟指出,第一,大城市区域范围内要均衡配置资源,大城市不要与周边城市争抢资源,而是要引领并协调区域发展;第二,要有科学功能组织;第三,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第四,要有良好的生态布局;第五,要有有效的城市管理;第六,要有繁荣的周边城镇。

    “巨型城市有病要自己治!”鲍筱斌指出,城市群与郊区化是解决大城市病的出路,其解决办法是让中心城区与郊区实现互动,即要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改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实现城市群的有机互动。

    对于城市群是巨型城市的出路这一观点,龙永图也持相同的看法,他指出,要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压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另外,要打造高质量的城市群,打造全民低碳文化,同时要提高人的素质。

三、趋势:中小城镇对接北京的机会在哪里

    城市无限制膨胀,必将对城市资源与环境造成压力,而当城市中心的资源承载力有限时,受益的必将是城市周边的区域。以北京为例,作为首都一直被认为是绝大多数人们追求梦想的地方,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已经成为常驻人口突破2000万的巨型城市。近30年,北京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郊区在三环附近,90年代郊区向四环拓展,进入21世纪已迅速扩张至五环、六环附近和近郊地带。

    早些年,一些世界500强企业为了降低办公成本的压力,不再选择在北京中心城区特别是传统商务区办公,而是落户北京的新城和周边城市。不仅企业“逃离”中心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去郊区生活。一些原本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们开始对城市生活的幸福感产生质疑,田园生活被认为是一种向往。城市居民郊区化正日益成为一种趋势。

    那么,近郊地带与城市保持多远的距离、有怎样的配套设施,才能满足人们既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又不彻底远离城市的愿望呢?北京对京津冀城市群的辐射能力有多强?京津冀城市群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逃离喧嚣的巨型城市:我们能去哪里?这成为时下不少人关注的问题。

    鲍筱斌说,京津冀城市群在新一轮城镇化发展中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他进一步分析说:“第一,城市面临产业调整;第二,高铁、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好的机遇;第三,现代互联网及新型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第四,现代的金融手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将让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比以前的档次更高。”他同时指出,北京将走向郊区化,但必须依靠自身力量治理城市病。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的中小城市要对接北京,机会在哪里?河北省的发展战略是全面对接京津。邵念强指出:田园城市群将是中小城市对接大城市的出路,为此,在大城市周边要建设特色乡镇。他预计,15年后在北京周边将会有二三十个魅力小镇,进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的发展。

    李兵弟说:“繁荣和谐的农村是出路。不要漠视农业,不要藐视农民!”

    龙永图则建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养老、健身、旅游、休闲产业。他说:“北京周边的城镇要对接北京,必须要有产业支撑、生态支撑和消费载体支撑,同时要建立庞大便利的交通网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