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重庆高技能人才达78万人
时间:2013-12-04 12:08:41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文晶 顾羽西 

    在今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化医杯”化学检验技能大赛中,年仅21岁的化医技师学院学生熊杰,技压群雄,夺得一等奖。
  熊杰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一名年轻人可以达到的技能高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重庆不遗余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力度。

  “增强核心竞争力,追根溯源,必须从重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始。”近几年,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制度,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78万人,是6年前的两倍。用技能托举中国梦,重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步入“高速通道”!

  12个“精品”专业

  培养社会最紧缺人才

  11月22日下午,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实训室,30多名学生正在组装“迷你型”药丸生产线。“单套设备价值40万元,代表了这个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学生文董明非常珍惜这样的实训机会,操作起来一丝不苟。

  “机电一体化”是该校的精品专业。“只有让学生通过最精的学习,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负责人介绍,为了发展该专业,学校不惜血本投入700万元购买硬件设施,花重金从企业“挖”来技术骨干当兼职老师,还成立了专业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该专业每年要“走”出近200名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事关重庆发展全局的长远大计”。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重庆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以职业技术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这一体系,我市建设了包括重庆工业技师学院在内的9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出技工教育的10个精品专业和2个特色专业。

  这些专业的一体化教育改革特色明显,表现为教室和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

  今年毕业的重庆机械技师学院学生曾强见证了这些改革变化。“说实话,刚开始的理论课真调动不了我学习的兴趣。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之后,我们的学习课程不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紧密相连,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相关的课程、学习任务,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我非常喜欢。”

  72个高技能专家工作室

  为企业“流水线”培养人才

  企业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另一个“摇篮”。2011年以来,在人社部和市政府的政策扶持和鼓励下,全市创建了72个高技能专家工作室,极大地发挥了“师带徒”的作用。

  坐落于长安汽车鱼嘴汽车城发动机生产基地的张永忠工作室,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张永忠在一线工作30年,掌握了对汽车发动机“望闻听切”的超凡技能,是业内泰山北斗级人物。

  就在这个两层楼的工作室里,张永忠和10名核心成员,钻研技艺,解决了35起疑难杂症,为企业减少了80万元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培训了上千名员工,其中包括8名高级技师。在公司人事主管看来,“技能大师工作室俨然成了公司培养人才的‘流水线’。”

  民营企业也是不遗余力争创技能大师工作室。今年下半年,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获批建设谢怀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将投入100万元,对工作室的选址、设备配备、选拔技术骨干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试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

  1.8万名“上班族”能力再提升

  2年教学,上3门文化基础课、5门基础课、8门专业课;1年定岗实习,完成1个毕业设计——这份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是重庆科能高级技工学校为在职矿工开设的《采矿技术》专业内容。

  为提升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鼓励技工院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2012年初,我市率先在全国试点技工院校推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制度,凡学员完成课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就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毕业。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这些非全日制课程设置上更贴近企业所需,也更人性化。比如,为了方便学员入学,科能高级技工学校把课堂搬到了矿区;安排课程也集中到周末,从早上持续到晚上。

  上班族享受着这一学习过程。“过去知道怎么干,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干。现在通过培训,这些理论知识都补齐了,工作起来更有自信了。”打通一矿物资供应工人胡天庆已在一线工作了20多年,他告诉记者,大家学习起来劲头足,有时候还会私下比比学习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试点一年多来,全市技校共对18000余人进行了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一边上班,一边补技能课”蔚然成风。

  比赛瞄准国际标准

  让技能人才更有“全球范”

  为鼓励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市人力社保局等单位每年组织承办一系列综合和单项比赛,涉及上百个职业工种,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以“接轨世界技能大赛,服务重庆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了百余家单位的10万余名技能选手角逐。其中,大赛中心赛的六个项目首次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和流程举办,对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美发项目,以前参赛选手只需做一个发型,这次则要做3个不同发型。

  下一步,这些比赛标准将逐渐引入到院校教学和企业培训中。“希望能借此次比赛机会,促进我市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让技能人才在技能标准、制度机制、行为准则、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与国际接轨。”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宋飞如是说。

  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实现“弯道超车”!重庆的“技能梦”,就在眼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