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莫让广场舞变成“扰民舞”
时间:2013-11-09 09:54:2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丁建庭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广场舞扰民引发的暴力事件有升级的趋势:南京男子砸音响、武汉老太被泼粪、北京男子鸣枪放藏獒……所幸暂时还没有造成伤亡事件,但既然都敢鸣枪放藏獒,还有什么极端手段不敢用?公安机关已对当事人依法予以严惩,这是处理暴力行为必须有的态度。然而,事件的另一方——广场舞参与者有没有责任?

  作为一项颇受欢迎的群众健身项目,广场舞因简单易学、强身健体迅速得到传播,以至于美国纽约公园也曾一度被中国大妈“占领”。据统计,我国广场舞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各种各样的广场舞已成为许多中老年人主要的业余爱好及健身方式。然而,那些享受广场舞快乐的人们,也对其他人的安静生活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其中最为诟病的就是“噪声污染”。本报记者曾对广州市城市公园、市民广场以及小区内广场进行走访,发现广场舞使用“大音箱、低音炮”的不在少数,在最为有名的中大北门广场上,检测显示最高音量接近100分贝(相当于气压钻机声音)。广场舞“健身”的优点毋庸置疑,但“扰民”的缺点同样不容回避。

  一方强调健身权利,一方强调安静环境,这两种权利主张都没有错,理想的情况是互不侵犯,但在现实中,部分人对健身权利的捍卫是以牺牲他人的安静权利为代价的。客观上说,广场舞扰民隐藏着健身场所稀缺的现实。一方面,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居民小区,建筑的容积率普遍比较高,留给公众健身的公共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社会上免费或平价的健身场所严重短缺,虽然政府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但真正能做到的不足10%,遑论造价不菲的赛事场馆了。与此同时,体育和文化部门对广场舞更是积极推动。今年7月份,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广场健身操(舞)征集及展示交流活动,广州等全国几十个城市也都举办了广场舞大赛。其结果是广场舞越来越流行,几乎到了“只要有广场空地就能看到广场舞”的地步。即便有健身场所稀缺的客观困难,有广场舞流行的不可阻挡因素,广场舞参与者能否做到“不扰民”呢?客观理由往往都是借口,“扰民”的根源更多是因为只看到自己的权利,而无视了他人权利。

  广场舞“扰民”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现象,而“习以为常”的原因主要还是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虽然不堪其扰的投诉已有许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有规定,但相关管理部门却是疏于管理,即使有管理也多以劝导为主,而不像纽约警察那样“小题大做”。无疑,首要的原因就是对这一现象没有足够重视,对其“社会危害性”缺少认同,对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更是熟视无睹。此外,也要给“有关部门”找点客观原因,之所以称之为“有关”,正是因为它可以是警察、城管、环保、物管。这些部门都可以管,但谁都不愿意管,一是因为法规不明确、管理不清晰、执行难度大;二是因为受限于对象是中老年人群,确实存在“不服管”的情况。但是,倘若管理部门不履行应有职责,公众不可避免会自己寻求极端的解决方法。

  为了防范广场舞变成“扰民舞”,避免公众使用暴力自我解决冲突,相关部门必须有所作为,该出台规范的出台规范,该教导的教导,该执法的执法,该罚款的罚款。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不是“习以为常”,而是“小题大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