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风道\"治雾霾别成掩耳盗铃的\"歪路\"
时间:2013-11-07 21:15:55  来源:东方网  作者:堂吉伟德 

  杭州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部门最近在做一项研究,希望在杭州建一个“城市风道”,把郊外钱塘江的风引进主城区,把空气中的霾等污染物“吹”走。杭州目前共有高层建筑4000多幢,阻挡着风的形成,因此,打造“城市风道”需要打通很多东西向的街道。(11月6日《北京晨报》)

  过去有一句话叫“通讯基本靠吼”,现在已然变成了“治霾基本靠风”。在越来越多的雾霾天以“史无前例”的趋势,由北向南呈现出常态化之后,治理也就摆上了议事日程。“风来雾走”只能让一地空气收获短暂的改善,“靠天治霾”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于是“史上最严”的治霾行动迫在眉睫,一系列治本措施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付诸了行动,并以此彰显着治理的决心和勇气。

  在利益一体化的情况下,治霾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整体联动,区域甚至全国一盘棋。其根本出路,还在于从发展方式转型、节能减排和降低能耗等多个方面综合入手,防止和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的产生,如此雾霾才会得到根本治理。雾都伦敦的教训可以吸取,经验也可以借鉴,每个地方只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愿意和敢于治理,空气质量自然会实现好转。

  应对大气污染的办法,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一个是“躲”,一个是“打”。躲是指采取躲避的方式,避开重污染天气,打是对污染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坚决遏制造成污染的违法行为。换句话说,治霾别无他途,唯有“志士断腕”的决心方可,然而杭州治霾却另避途径打造“城市风道”,借助钱塘江的风把雾霾吹走,难免有走偏之虞。

  “城市风道”治雾霾无疑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如此做的危害性在于,一是容易导致自我的麻痹与松弛。尚不论城市风道治雾霾的效果如何,受风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几率怎样,即便真有风来雾去的效果,但污染的源头还在,造成雾霾的各项诱因还在,若是“风道治霾”成功,必然形成假象与错觉,治霾的压力就不会转化为责任与动力。如此风道反倒成了反向而行的推手,可谓得不偿失。二是“风道治霾”必然会累及于别人,若在“各地为据”的态势之下,难免会助长“地方本位主义”,并把“风道治霾”上演到极致,甲地有江用江,乙地有海助海,实在没有条件的便创造条件,开发和利用大功率的吹风机治雾霾并非只是纸上谈兵。

  而另据消息,日前,从上海、南京等城市传来消息,当地的环保、规划部门正联手对“城市风道”展开研究,从各个城市最通风的地方引风来吹散灰霾。虽然国内外多个城市都有“风走廊”,借风吹霾显然不是其根本目的。更多的时候,除了调节气候,就是构建生态走廊。换言之,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碳。

  前不久网上热传的视频显示,在平顺县一景区关于“修建道路时向河道倾倒石渣是否合适”的协调会上,平顺县原交通局局长郭忠胜称,“只要冲不了我老百姓,你淹了河南,关我×事!”以邻为壑的事在现实中并不鲜见。从上游污染不管下游安危,再到跨地倾倒毒液,甚至连城市创卫中,也将本地流浪人员拉于外地。在治霾之上同样存在这样的思维,只要雾霾在别人头顶,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正是因为“划地为治”的本位思想,才使得治霾行动举步维艰,以至于越治越严重。

  “城市风道”治雾霾是掩耳盗铃的“歪路”,也可以从中窥出一些地方的短视与功利。治霾是一场决心之战,更是一场责任之战,相比于空气中的雾霾之污,存于公共责任中的思维之霾更需治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