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五角场附近一些占道经营摊位多年来难以清除,五角场街道城管中队的一名副中队长称,这是因为有人背后“收保护费撑腰”,他们城管“不敢管”。(10月31日《东方早报》)
从来都是以英勇无畏形象出现在媒体之上的城管,居然也有“不敢管”的时候。在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城管中队看来,对于背后有保护伞的,他们是万万不敢碰的。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那些占道经营小贩背后的保护伞到底是何方神圣,尚且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显然是不简单的,居然可以让“投诉过街道、区城管办、区拆违办、区城管大队,都说这个事情不归他们管”。
只是这句“有人收保护费撑腰,城管不敢管”,拉扯出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真相,而这或许本就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那就是包括城管在内的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所仰仗的并非“法”,而是对“保护伞”有着超于法律的考量。“保护伞”本就是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词汇,那么有必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小贩的摆摊需要保护伞?保护伞的生存土壤是什么?
保护伞之所以能够存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存在执法潜规则,存在超越法律的操作空间。如果城管的执法能够客观公众,能够依法执行,切断了潜规则运行的空间,哪里还会有保护伞的生存土壤呢?从这一点讲,恰恰正是因为城管的非规范执法,才让小贩们不得已寻求非正规的保护,才会有保护伞的生存空间。
新闻中的“老四”到底是谁?能够形成联想的,无非是当地以狠足以让城管都闻风丧胆的地痞,要么便是体制内权势的拥有者,无论是哪一种角色,城管的不敢碰造成了事实上的选择性执法,也在事实上扮演了另一重的保护伞角色。正如接受采访的中队长所坦诚的,关于五角场违规占道的摊位,他们接到过大量投诉,也完全明白这是彻头彻尾的违规行为,但“他(‘老四’)暗地里都有一个保护伞,不然的话,他也混不开。我是不会去碰他的,因为我没有这个能力去碰他。这种“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江湖做派,恰恰是扭曲的公权力对保护伞的示弱,这样的示弱更是助长了保护伞的嚣张气焰。所以说,当地城管的不敢作为,是“保护伞”实际上的另一道保护伞。
我们相信,在媒体的积极介入下,保护伞“老四”将会被揪出,“不称职、不履职、无视群众合法合理需求的执法人员”也将被严肃查处。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保护伞从此就淡出江湖了呢?对此,显然是不能过于乐观的,如果城管的执法逻辑不改变,不能依法执法,那就必然会继续为保护伞营造生存的空间,那么城管扮演另一重保护伞的角色就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