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谭少容报道)“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产生积极影响。”这是今天下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在住建部举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质量”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的一致意见。
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刚刚过半之际,9月1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发布。据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国务院的名义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文,这份文件的发布对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将预示着哪些商机?
国家发改委经济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宋葛龙从改革的角度谈了此次《意见》发布的三点重要意义:第一,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运营,鼓励公民参与市场经济,体现了公平竞争。第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是所有权与经济权的改革;第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政出多门、相互分割、各自管理的机制向现代城市管理体制迈进。不过,他指出,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重要,不能盲目决策,应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可经营的持续性。“由于将来还有农民要进城,人的城镇化除了关注2.6亿农民工,还要关注将来进城农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他建议文件的着眼点应放宽,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城乡规划处处长翟宝辉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下一轮城镇化推进的重点。“过去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混乱,经营的持续性、连续性不够,基础设施联网呈现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他认为,城镇质量决定城镇化的质量。正如他所言:“中国城镇化的希望在于实行中国梦,中国城市梦最重要的依托是城市基础功能的发挥,而城市基础功能依赖于基础设施发挥和联网成线,希望基础设施能得到共享。”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欧阳东认为《意见》如何贯彻是关键,并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未来商业运营模式很重要。除了保障运营安全,应急预案很重要,提高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二,前瞻的科学规划很重要,科学的布局很关键。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工程,法国巴黎下水道就非常有前瞻性,故宫也是很好的案例。第三,能帮助我们解决快速城镇化配套建设的问题,给设计、施工、运营等产业链提供商机,给企业发展带来机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第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很重要,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在我国绿色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针对素有“世界矾都”之称的矾山镇因资源枯竭正面临产业转型,欧阳东对其通过城市建设带动旅游开发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有完整的策划案、要有运营模式以及完整的宣传体系。
作为节能环保行业的从业者,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化节能环保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凯指出了我国环保基础设施领域存在的几大问题,即环保设施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管理征收不到位;污水回用重视不够,污水处理“重水轻泥”;垃圾处理“重焚烧、轻飞灰的治理”,造成污染物转移;基础设施管网设施落后以及基础设施市场运营主体高度分散等。鉴于此,他认为,文件将给节能环保行业带来无限商机。他建议环保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公共服务,在建设前应有完整的规划体系。对此,政府应有推动意识,公众应有按制付费意识,企业应有诚信守法意识。
朗诗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锦成认为城镇化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基础设施建设应有民营经济投入,不至于让国家出太多的钱。“我国的城镇化应因地制宜,不能只有一个样板,不同地方应有不同案例。”他指出,城镇化要解决就业问题,让老百姓返璞归真,同时要应地制宜,不能破坏生态,城乡发展做到零排放,要有节约意识,追求朴实、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直言,此次意见是针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希望通过具体的实施触动并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带动农村的发展。他说:“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最欠缺的是农村。”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办,由城市化杂志、城市化网承办,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蔡义鸿主持。国家发改委经济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宋葛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欧阳东、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城乡规划处处长翟宝辉、中化节能环保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凯、朗诗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锦成、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助理洪振斌、城市化杂志主编顾晴等出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