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是“神仙李一”的一道招牌菜。当年,缙云山香火鼎盛,被这道招牌吸引来的“仙友”不计其数。如今,这招牌又出现在萍乡王林大师的“王府”。
对王林,不知马云有什么具体观感,也许,他仅仅是出于“好奇”,如他在微博中的回应。但对李一,马云确实是有些惺惺相惜的。在李一倒台后,马云接受采访,表示自己仍旧很欣赏他。马云说,李一很聪明,记忆力非常好,知识面广,有过复杂的经历,是一个“奇人”。
马云说李一的时候,大概在李一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与李一、王林这些江湖人士类似,有关马云的故事,也充满了江湖传奇色彩。乃至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也蒙上了一幅江湖面纱。比如,阿里的员工都要起一个来自于武侠小说的绰号,阿里巴巴的五大业务被称为“达摩五指”,马云的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不久前,马云还与李连杰联合创建了“太极禅苑”。马云多次声称,他从太极的阴阳、收放、进退中悟出了企业管理的奥秘。
不得不说,马云不是个被“工具理性”支配的赚钱机器,马云对文化、思想乃至信仰有相当热切的追求。这与另一位当代中国企业界的领袖-万科的王石,非常类似。王石倾慕基督教,多次声称“万科的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如果要选择一种宗教信仰,他会选择基督教。两人的区别在于,王石不是草根出身,曾熟读马克斯 韦伯,与学院派知识分子趣味相投;而草根出身的马云则向来就是劳苦大众、屌丝创业者的励志偶像,在“江湖”上享有崇高地位。
近年来,这两位风格不同的企业领袖都在精神信仰上大下工夫。王石写下了《灵魂三部曲》记录自己的探索,马云则出入道观、禅苑、“王府”。而追随他们的企业家也大有人在,他们都成了“招牌”。
很大程度上,这正是当代中国企业家群体建构自己的信仰、伦理乃至生活方式的表现。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群体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个全新的现象。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20世纪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中,都缺乏对企业家群体的伦理关怀、信仰关怀。
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文化系统可以解决企业家群体的精神心理需求,一切都在草创过程中。于是,儒、道、佛、国学、中医、风水、堪舆、武术、气功,各种与信仰、修炼沾边的东西都重出江湖、各显其能。
这样一个信仰的初级阶段,是以“大师”为中心的。出身草莽、久经江湖历练的“大师”和政商精英、演艺明星们一拍即合。
首先,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信仰的质量要求不高,信仰无需“纯正”,见佛就磕头,见庙就烧香。马云就说自己进了教堂就拜上帝,进了寺庙就拜菩萨,进了道观就拜道长,“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很厉害,都不能得罪”。江湖上的“大师”们,一般也都号称不局限于一门一派,而是儒道释兼通,集古往今来之大成,比如最著名的南怀瑾大师。
“大师”们仙风道骨,总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使人如沐春风,又有强大的组织、营销能力,能建起大宅子,轻描淡写地把大家聚在一起,吃几天素,抄几天经,当几天“仙友”,很放松,很清静,又很高端。企业家、官员、大明星们平时利欲熏心、身心疲惫,突然中断俗务,到大师的大宅子里静养几天,仿佛换了一个角度,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确实是有收获的。而且,“大师”们都是心理辅导方面的高手,受大师一番开导、心理暗示,下山后更加能伸能屈,游刃有余。
这样看来,“大师”们都颇有“总裁缘”就毫不奇怪了,因为他们最投合这个暴发时代的政、商、演精英们的心理需要。
至于大师们究竟法力如何,其实并不重要。“总裁”们本来就不是来猎奇的,不是来打假的。比如,马云就一方面夸赞李一,一方面又认为那些治病养生的技巧“走歪了”。所以,马云出现在“王府”,并不奇怪。
学院知识分子们往往觉得“国学大师”南怀瑾是野狐禅,“阿里教主”马云也是五迷三道的野路子。还有,另一方面,因为生活在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基本规则和伦理价值都不明晰的地方,如此一个草莽时代、江湖时代,这个时代的企业家们,也就难免染上江湖习气、铁腕情结,哪怕自己的言行,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