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有三个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这也是时隔一年半后再次启动的新试点。要让此次垃圾分类有实质性突破,政府必须彻底改变管理式的宣传引导,学会换位思考,以更多入眼入心的人性化宣教,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近年来,随着PM2.5、雾霾天气等词汇从教科书走向日常生活,垃圾分类越发成为政府乃至普通百姓关注的热点。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垃圾分类轮番遭遇“高调开场、低调收场”的惨淡局面。谈及原因时,大多是“意识不强、缺乏常识、懒于分类”等诟病市民的论调。但是,如果我们深究“标识不清、分类复杂、宣传单一”等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发现这些论调避重就轻,本末倒置。这就好像老师用错教科书,讲错学习方法,却怪学生脑袋笨、不用心。
其实,垃圾分类既是一个市民实践过程,更是一个政府服务过程。只有政府部门多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以更具有操作性和吸引力的方式科学引导,垃圾分类才不会永远停留在试点阶段。
一方面,要考虑市民接受程度,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很多市民其实很愿意垃圾分类,可走到垃圾桶前就被复杂的分类标准弄得手足无措,最后只能是投得准不准,就看手气好不好。政府不妨让垃圾中转部门承担专业分类的任务,将小区垃圾分类粗线条化、简易化,让居民明白些、轻松点。比如惠州此次只做“干垃圾”和“湿垃圾”二元分类就是一种易于百姓判断的新方式。
另一方面,要顾及市民接受方式,丰富宣传指引的形式。垃圾分类是一项贵在坚持的环保工程,最忌“一本宣传册、一句空口号”的说教形式。要多些潜移默化的科普活动,在垃圾桶附近以漫画、实图、打油诗等方式普及分类常识,在社区开设服务热线免费为居民答疑解惑。要多些参与式的引导,在小区QQ群和微博上讨论陋习和善举,听取居民意见,完善配套服务;依托物业挖掘和奖励环保小标兵,让身边人说身边事,不断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