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墨西哥城:贫民窟上的城市化
时间:2013-03-07 20:42:15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刘莉莉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自然和个人的协调发展,仅仅追求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市空间的扩张是一种伪城市化。

  天刚蒙蒙亮,家住墨西哥城东郊伊斯塔帕拉帕区的华雷斯老太太就起了床。她一手提起一个水桶,一手撩开挂在门口的破布帘,扭着肥胖的身躯出门去几百米外打井水。她要在女婿出门做买卖前,给一家人烤上几张玉米饼做早餐。在华雷斯老太太的身后,是一家八口人居住了十几年的家——一间只有30平方米的小木屋。

  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墨西哥全国人口超过1.12亿,其中有2200万人居住在首都墨西哥城,而这其中又有1000多万人生活在墨西哥城的卫星城,像华雷斯这样的贫穷人家在卫星城中有成千上万,形成了一片片的贫民窟。

  这些贫民窟在诉说着拉美城市化的畸形故事。

进城的农民

  驱车行驶在墨西哥城的中心高速大道上,两边山头上密集地布满了各色小破屋子,有用木头搭建的,也有用废弃铁皮和石头堆垒的。那便是这个世界特大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有人称其为“城市之癌”的一片片贫民窟。

  这里是墨西哥城最贫穷也是最危险的区域,抢劫频发。出发采访前,同行的当地雇员要求记者换上旧衣服,不佩戴首饰,也不准携带提包。

  伊斯塔帕拉帕区是墨西哥城著名的贫民窟,走进这里,扬起的阵阵尘土和映入眼帘的满目疮痍之感,让记者有置身地震后的废墟中的感觉。

  阿波罗尼亚·华雷斯一家人居住在一片大约由100多座非法搭建的简易房屋形成的贫民社区内。这里的房屋大多由木片搭成,有的甚至用厚纸板拼成,很多家根本没有门,只在门口挂了一个布帘,或者干脆什么遮挡也没有。由于过于密集,这些小破屋子远看像一群衣衫褴褛抱团取暖的乞丐。

  记者见到华雷斯老人时,她正和女儿坐在木屋里做秀活。屋内有两张简易的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炉子,这便是现年70岁的华雷斯和女儿女婿,以及5个外孙子女的全部家当。华雷斯一家主要靠她的女婿在城里做小买卖供养,她和女儿奥利维娅也会帮人做些活计,补贴家用,全家每月的收入不过2000比索(约合1100元人民币)。

  华雷斯一家1995年从墨西哥东部瓦哈卡州农村搬到墨西哥城郊。她告诉记者,她家以前在农村种植咖啡,但由于咖啡价格太低,无法养活家人,才搬到墨西哥城讨生活。“卖咖啡得来的钱很少,每公斤也就是3比索或者2.5比索,这些钱能干什么呢?我们也不能整天都干这个活儿,我们得挣钱吃饭。”华雷斯说。

  像华雷斯这样的农民为何进入城市?市长安赫尔·曼塞拉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墨西哥发展的黄金时期,墨西哥城的建设也进入爆炸性扩展阶段,大量新建的工厂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的农村人口,但这些人没有足够的钱在市中心买房子,也无法享受到市区居民在购房贷款等方面的福利,因此他们只能在城市外围租住简陋的房子,或在空地上私自搭建栖身之所。

  墨西哥城城市发展局局长西蒙·诺伊曼也承认,贫民窟的出现与城镇化速度过快,工业部门无力吸收多余劳动力有关。他说:“很多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人口到墨西哥城后,只能从事对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如家政服务和建筑装修等。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许多人被挤压到城市边缘,形成了贫民窟。”

沦落的市民

  在另一片著名的贫民窟伊塔布拉卡街区,《环球》杂志记者刚一走进去便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路面上人迹罕至,路边有几个奇装异服的无业青年聚在一起,不停地打量着我们这几个外来的人。

  贾维诺是居住在伊塔布拉卡的轧铁工人,他家共有十口人,居住在三间土房里。他的轧铁生意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生意好的时候仅够一家人糊口,生意不好的时候可能整个月一分钱收入也没有。虽然这个区有自来水系统,但他们一家人平时用水主要靠取井水,因为使用自来水必须先一次性缴纳280比索(约合154元人民币)服务费。

  贾维诺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墨西哥城人,以前虽然住在贫民窟,但日子还算太平。“后来,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这里,犯罪率开始提升,抢劫的发生率非常高。”他说,“我们这里仅有一个警察,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

  还有一些原来居住在市中心的墨西哥城市民,也失去了原来的住所迁移到了贫民窟。原因是墨西哥政府为加快城市建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嫌他们“碍眼”,用少许补偿将他们赶到了城郊。

区分贫富,看有没有伞

  2010年,并非是新闻热点地区的墨西哥突然成为世界的焦点。那一年,墨西哥电信巨子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击败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成为《福布斯》评选出的世界富豪榜单第一名,这也是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首富。

  斯利姆的殊荣给墨西哥带来了骄傲,也激起了民愤。在墨西哥这样一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国家,斯利姆的“一枝独秀”显得有些刺眼。不少人戏谑他为“穷国走出的世界首富”。

  如果你是一个墨西哥人,那就意味着你几乎每天都得给斯利姆送钱。就连记者这个外国人,也生活在他的阴影下。斯利姆庞大的商业帝国涉及零售业、电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牢牢地把持着墨西哥各行各业的市场。

  一次,记者陪当地朋友亚历杭德拉去购物,在她排队等待付钱的时候,去旁边的咖啡馆买了杯咖啡,又打了一个电话。亚历杭德拉说:“你不是想知道斯利姆在墨西哥的势力有多大吗?刚才你去斯利姆开的餐厅买了咖啡,打电话意味着你接受了斯利姆电信公司提供的服务,我新买的这个背包是斯利姆投资的厂商生产的,甚至于,我们所在的这家百货店也是斯利姆开的。”

  然而,在墨西哥,除了斯利姆,还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或是每天装扮成小丑,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卖艺,然后乞求坐在轿车里的先生小姐施舍几个零钱;或是走街串巷,喊着“面包、面包”,手提篮子沿街叫卖;或是灰头土脸地在市中心摆一个摊,出售那些看上去永远都不会卖出去的手工艺品……

  当斯利姆每天可以挣2700万美元时,墨西哥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每天收入在2美元以下。据来自墨西哥国家统计地理局社会人口统计部门的数字显示,仅在墨西哥城,就有大约150万人居住在贫民窟。

  在墨西哥城,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分出穷人和富人。这座高原城市每年分为干季和雨季,每到雨季便会绵绵细雨不绝。而在墨西哥,雨伞是价值不菲的商品,一把普通的伞在商店里要卖到300比索(约合165元人民币)。因此,在雨中的墨城街头,西装革履的“金领”“白领”们撑着伞,快步走进车里,而穷人们往往冒雨前行,甚至手还插在口袋里,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拉美为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贫民窟、买不起雨伞的穷人,世界首富……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墨西哥城的城市病还表现在很多方面。

  交通拥堵——根据美国IBM发布的2011年“全球通勤痛苦指数”,墨西哥城位居全球首位,在这里人均每天堵在路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空气污染——墨西哥城也一度被评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每年10月到来年1月是墨西哥城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空气质量较差;“垃圾围城”——这里只有6%的垃圾得到回收利用,其他的则被掩埋处理……

  墨西哥城和许多拉美国家一样,在上世纪50、60年代全面推进工业化代,经济突飞猛进,到70、80年代就实现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并成功突破“贫困陷阱”,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但随后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学者们分析指出,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大致是相同的。一是没能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业生产成倍增长。但是,这种自给自足、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不仅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而且失去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结果是,拉美错过了上世纪50年代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带来的机遇,经济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急转直下。

  二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出现了过度城市化和首位城市的过度膨胀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诸多阻碍。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强大的推力,城市化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化率由1950年的41.6%提高到1990年的72%,与发达国家的比重相当。

  2000年,拉美的城市化率进一步上升到78%,阿根廷为89.6%,巴西为79.9%,墨西哥为75.4%,乌拉圭为93.7%,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等跻身于世界级超大城市的行列。

  但由于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高企,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公共服务欠缺,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恶化。

  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另一个不良结果是,大量的失地农民的失业,造成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剧。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高达0.44~0.66之间,巴西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仍高达0.64。拉美国家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导致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消费需求的拉动力减弱,产业结构转型失败,对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了致命的影响,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今天,很多人意识到,墨西哥城市化的过程中,片面注重了空间的扩张而忽略了人的城市化。一些有识之士指出,城市化是经济、社会、自然和个人的协调发展,仅仅追求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城市空间的扩张是一种伪城市化。

  在墨西哥,每个在城市底层苦苦打拼的穷人都有一个城市梦,但是,当他们闻了一天的汽车尾气和垃圾臭味,回到位于贫民窟的小木屋里时,也许不禁要问:“城市,你到底好在哪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