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匠人情怀
时间:2013-02-26 14:26:4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谭少容 姜振华 

1e3007ddd04edbba52bb39870da68d42.jpg

支持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承办机构: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北京诚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主讲人:吴德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持人:张越: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
时    间:2012年10月21日下午
地    点:马奈草地国际俱乐部

    我从小喜欢看工人干活,也接触那些工匠们。日子长了,慢慢的在我的思想里积淀了些许匠人的智慧、匠人的规矩和对匠人的情怀。后来我在清华大学读工科,更感觉到匠人的重要性。但是今天匠人的地位、作用发挥和社会尊严在慢慢丧失,在社会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的执业生涯中,匠人给我的东西太多,匠人是值得尊敬的职业群体。我想呼吁将匠人提到应有的地位,要尊重匠人。

品味匠人的俚语
    匠人这个行业有很多俚语,有的是哲语,有的是无奈,有的是特质,有的是故事。
在匠人间有一句话,叫“利索瓦匠,邋遢木匠”,是说瓦匠做活现场非常利索,干完活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可是木匠干完活满地一塌糊涂。这是因为他们的特质不同,瓦匠做活,砖是很珍贵的建筑材料,瓦匠的碎砖和灰是不能剩过多的,砌砖墙最终要把碎砖灰都填进去,所以基本剩不下东西,而且现场本身就是他们的成品。邋遢木匠是因为木匠干活留下满地的锯末、刨花、碎木,邻居会捡回去当柴用,地上也就干净了,根本不用木匠去管。
    我再讲一个营建业的故事。当年修四合院,瓦匠有规矩,早上开工前,吃完午饭下午上房前,一定会有一个工头拉长了声音大喊一声:“上房了!”这是为什么?当年的四合院没有卫生间,都是在院子角上有一个茅房。如果瓦匠上房干活,邻宅茅房的私密性就不够了,所以一定要告诉人们,意在提醒妇女上卫生间要注意!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过去木匠瓦匠行业,雇他们的老板有管饭的规律,还定为要管饱。厨师每次做饭都会多做些,这是因为俗话说:“抢着不够,让着有余”。如果是煮面的话,吃完了谁要说还差点,这个厨师必定要给他再做点,这一做可不得了,每个人都会再来一碗,所以厨师要给老板省钱,每顿饭都得做多,一次就够。
    我再说点行话,这些俗语里有很多匠人的道理。比如“立木顶千金”是说房顶要垂了,中间戳一根木棍笔直的立在那,房顶就撑住了。再比如“砍得没有车的圆”是说如果做一个酒桶,木塞子拿一块小木头用斧头慢慢砍圆,但塞上去常常会漏液,怎么也不如用车床车出来的圆;后来发展借喻成说侃大山的人夸张总不圆全。还有“长木匠短铁匠”是说木匠要做一个部件,拿的木头得长一点,锯短很方便;铁匠不怕短,一根铁如果长的话可费劲了,早年切断工具不普遍,短点不怕,一捶打就长了。还有一句话:“机器匠,拆了上,不怕不会就怕忘”。机器匠修理时,主要是拆装调整,为了拆了能再装上,每个步骤都不准许错、漏、忘记。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真事,当年印刷工人中午吃饭都拿着饭盒垫张印废的纸片坐在台阶上。在文化大革命时,有工人把印着毛主席像的碎纸垫坐地下了。这可不得了,大会小会批斗。后来工宣队调查,老工人说了旧社会的一句行话,救了他们。老工人说:我们老年头有句行话,“干的是活,卖的是货,供的是佛”。调查的人说:“你们这行还有这传统,也别算反革命了,下回注意点。”这一句行话把印刷工人救了。
    工厂的维修工人有一套说法:“慢钳工,紧车工,溜溜达达是电工”。钳工要做到高级的水平一定是精细的,精细加工一天干完了表面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车工则非常讲切削效率的;电工是巡检,哪有问题就去哪,这话说的很形象。还有钣金工,有时候铁皮不平有鼓,要调平,师傅告诉徒弟:“哪鼓别敲哪,铁皮中间鼓一定敲周边”。这些口诀都是师傅传承时说到的。还有一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说学的好不好就在自己。而小徒弟们还调侃说“师傅领进门,休息在个人。”

体会匠人的智慧
    匠人有工序、有理论、有手艺、有规矩,匠人有很多智慧,我真是佩服不已。比如说往门框上装一扇门,这个门扇很重,装上下边要有一定高度。我们装的时候,对门要按高度找垫块抬准对齐。工匠们只在门底下插一块木板,在木板的一头垫一木块形成楔板,推进木块调整高度,只要敲准木块位置马上合适。对于我们很难的问题,匠人却做得很简单。
比如瓦工,和的灰有点稀了,怎么办?我们一般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瓦工师傅拿一块砖往灰里一搁,砖把水吸走一部分,就合适了。木工干活把铅笔搁在耳朵上,画记号用着很方便。钉钉子的时候,要钉5个钉子,其余4个放在嘴里一一取用。工匠师傅还有一个通用的规矩,干活的时候工具如放在高处或者边角处一定得露头!锤子把得搁在外头,钳子、扳子也得露头,不那么搁,干完活下来,工具就看不见、找不到了。从这些细节上可以看出匠人聪明极了。
我当年业余做过一个木箱子,木箱有侧帮,上面的盖有边,可是谁都做不到盖边和箱子帮平整对齐。木匠其实是连盖边带箱侧帮一起做出来,做一个空心六面体,然后拿锯锯开成为上盖下箱,那四边能不合缝吗?真是让人佩服匠人的智慧。
    南方有一种棺材,木工师傅告诉我棺材一头大一头小,在盖底向他做了一道企口滑道,从小头往大头推盖。在快到头的地方下沿挖一个窟窿,在棺材盖上沿打了个孔,里面放一个硬木块,棺盖推进时手托着小木块,推到位时硬木掉落一半下去,就形成销块再也推不回去了,名字叫“天落榫”。这个木工还用这个原理做了宅院大门门闩的密锁,开门推门闩要用手指从下洞顶起暗锁才能推动门闩开门,不知道的人是打不开的。

匠人给我的启发
    匠人是非常专业的,他们的办法非常有效。我后来出国当援外工程中国专家,我一个人要管好几个专业。其实我有很多不太懂,就是从匠人那学的知识帮了我。瓦工砌墙“把角”很关键,高级瓦工把住房子四个角,中间崩着线。还要有批数竿作每层砌砖的标准,才可保证砖缝水平。外国瓦工不会,会把每层砖砌斜,成为俗称的“把砖缝砌螺丝了”,四周墙砌到留的门的上口,搭上过梁一头高一头低。我就用中国工匠教的“立批数竿”指导他们,从此没有质量问题了。
我们设计院曾给炎黄艺术馆做设计,因为这个工程我认识了炎黄艺术馆馆长黄胄先生,他是大艺术家。艺术馆快验收时消防泵总转不起来,几天没解决,黄老特别着急,说让总工程师来吧,约我去了。到了大家一筹莫展的现场,得益匠人情怀给我积淀的素养,我检查管道阀门,啊!!出现了转机。我感觉全关的阀门手感却像是开着,开着的却像是关着,原来是阀门铸的字标全都相反了。我让工作人员把所有的阀门反向,问题立即解决了。从此,我被黄老误认为是能人,成为了很好的忘年朋友。
    正是能有心跟匠人学习,我曾经在国外露过一手。有一个废砖烟囱要拆掉,怎么拆呢?常规两个人爬上顶去,从上头一块砖一块砖的拆,一天拆不到两米,那得干到什么时候啊!我出了一个主意:在烟囱根部侧壁凿一个窟窿,再锯一段枕木紧塞到窟窿里,隔一点旁边再这样做。干了两天,最后半圈烟囱都换成了枕木在支撑。然后把木头浇上油用火烧,枕木碳化后就这样当天就把烟囱定向的安全的放倒了。其实这些方法是我听中国工匠师傅讲的。博得了外国同行们的夸奖“中国人太聪明了”。

应给予匠人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讲了这些故事,我是希望大家能帮着呼吁,提高匠人的地位。让中国的教育界不仅要努力培养蓝领,还要提高匠人的社会尊严。教育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我希望白领们包括学生们也能够多动手、多学习匠人的智慧。我们中国人在心灵手巧方面比外国人强多了,匠人中我们中国人是最棒的。人类在发展,工业化在进步,这些匠人还有没有前途?我想说,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基础上出现而进步的,没他们不行。真知来源于实践、踏实的实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