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秋季农作物
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的通知
农技植保〔2012〕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局):
根据目前各地病虫害发生实况,结合秋季作物长势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水稻“两迁”害虫在南方中、晚稻区呈持续高发态势,发生盛期将持续至9月底;稻瘟病在江南和华南局部晚稻区流行风险较高,流行盛期将至9月中旬;马铃薯晚疫病将在华北、西北大部偏重流行,局部区域有流行成灾的可能;四代粘虫在黄淮、西南和华南局部有危害冬小麦和晚熟水稻的风险;苹果蠹蛾等植物疫情呈现扩散蔓延态势。在秋季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对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各级植保技术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贯彻落实农业部全国秋季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和黄淮海地区秋季病虫防控现场会精神,紧急行动起来,持之以恒,连续作战,切实加强秋季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坚决打赢秋季病虫防控攻坚战,保障秋季农作物获得好收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监测预警,确保病虫信息及时传递到位
各级植保机构要增强监测预报工作的主动性,提高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的预见性,进一步加大调查力度,增加调查频度,扩大调查范围,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控提供可靠依据。针对今年我国南方水稻“两迁”害虫、北方粘虫严重发生的情况,适当推迟测报灯关(收)灯时间,及早掌握迁飞性害虫虫情动向,密切关注农作物生长和天气变化情况,准确发布病虫害预报和预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手机等多种媒体发布病虫预报预警信息,扩大信息覆盖面,确保病虫害发生信息及时传递到位。
二、加强分类指导,切实做好科学防控技术指导
各级植保机构要根据本地病虫害发生实际,明确主攻对象,以保产为目标,分区域、分作物进行分类指导,及时指导农民或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控行动,控制重大病虫危害。
江淮、黄淮、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单季稻区,要以稻飞虱为重点,对达到防治指标田块,及时选择高效低毒药剂(醚菊酯、吡蚜酮等)防治。如黄熟期田间无水时遇稻飞虱大发生,可选用敌敌畏毒土熏蒸。对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田,应避免使用吡虫啉及其复配制剂。上述稻区还应防止穗期纹枯病的纵向蔓延造成枯死,在防治稻飞虱时,视情加入井·蜡芽菌、井冈霉素或申嗪霉素预防。
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晚稻区,要重点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对稻飞虱达到防治指标田块,及时采用高效低毒药剂(醚菊酯、吡蚜酮、噻嗪酮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发生田要重点保护功能叶。华南稻区应防止回迁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造成大面积危害。对于稻瘟病常发区和感病品种田,应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两次施药预防穗瘟(咪鲜胺、三环唑、井·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近年来稻曲病呈上升趋势,各地要做好晚稻喷施药剂预防,于孕穗末期(抽穗前7天左右,即剑叶至倒2叶叶枕距离约2~5厘米)和齐穗期两次施药预防(井·蜡芽菌、苯醚甲·丙环等)。受台风、暴雨影响的稻区,要做好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预防,防止发生次生生物灾害而造成大面积减产。
华北和东北玉米主产区,要以粘虫和大斑病为防治重点。玉米田发现粘虫点片残虫危害应及时进行补治。可采用菊酯类农药或有机磷农药喷雾,由于玉米后期植株高大、密度高,防治时要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避免施药人员农药中毒。玉米粘虫严重发生地区,可适期采用灯光诱杀成虫,压低粘虫回迁种群数量。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田块,可通过摘除玉米底部发病叶片,降低田间相对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而减轻危害,摘除的病叶要运出田外集中掩埋处理。
西北玉米主产区后期如遇天气干旱,要重点防治玉米叶螨。叶螨点片发生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阿维菌素、炔螨特、哒螨灵、噻螨酮、吡虫啉等)防治,喷雾时重点喷施玉米中下部叶片的背面。可推广高杆喷雾器或烟雾机施药的高效治螨技术。
北方马铃薯主产区要重点做好晚疫病的防治,在马铃薯现蕾至开花初期,连阴雨来临之前应喷施2次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全络合态)、丙森锌、双炔酰菌胺等]。田间见病后,可选用内吸性杀菌剂(精甲霜灵、霜霉威、烯酰吗啉·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等)喷雾防治。喷雾力求均匀周到,若喷药后6小时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防治期间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三、加强宣传培训,切实做好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指导
各级植保机构要及时向农民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宣传与培训,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措施进村入户。一要指导农民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控制高毒农药的使用。二要指导农民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三要指导施药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施药前要对器械进行检修,喷药时穿戴好防护服,防止药液渗漏造成施药人员中毒。禁止中午高温时间施药。在正常气温下,连续施药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
四、加强检疫执法,坚决遏制植物疫情蔓延势头
针对近期苹果蠹蛾等重大植物疫情扩散蔓延态势,各级植物检疫机构要在植物检疫执法方式、疫情处置、疫情控制和疫情管理等方面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机制,推行新举措,坚决遏制重大植物疫情蔓延的势头。一是植物检疫执法方式要由分散执法向分散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转变。二是疫情处置要由注重传入区防控向传入区和源头区防控并重转变。三是疫情控制要由强调属地责任向属地责任和联防联控并重转变。四是疫情管理要由抓单一环节治理向“源头区控制、公路检查、调入复查、加工厂监管、田间监测、应急扑灭”多环节综合监管转变,全面提升检疫监管能力。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