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益彰显出人文生态特色的丹凤县借着纳入“关中―天水” 国家经济区的历史机遇,正在一天天变得越发靓丽多姿,成为秦岭深处宁西铁路和沪陕高速沿线的一片开放开发热土和投资“洼地”。
备考创卫:让古寨山城靓起来
近年来,丹凤县把城市建设作为实现突破发展的“引擎器”,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目标,一手抓城市基础设施,一手抓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畅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等“五化”工程,统筹城乡全面发展,使丹凤县城初具山水园林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雏形。
环境卫生脏乱差是欠发达地区城建工作中的一块“顽疾”。县上把备考省级创卫作为打造“宜居丹凤”的突破点,掀起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攻坚战,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指挥部,设置专门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坚持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市容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如期达标,并使之经常化。
县上将环境整治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在确保“ 自扫门前雪”的同时,把县城划分成二十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牵头部门主抓,区段内相关部门共同抓,逐段落实各自沿街路段的门前卫生、城建设施保护、环境秩序等责任。
与此同时,从环卫、工商、公安、交警等单位抽调人力组成联合执法队,集中攻克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和违章停车等硬骨头。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加大巡逻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乱刷“野广告”等城市“牛皮癣”。工商、经贸、粮食、卫监等单位组织集贸市场业主对城区主要集贸、小吃市场进行整顿,确保市场干净卫生和饮食安全。对于难点热点问题,县上随时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查病,集体“会诊”,由指挥部集中行动,排尖打难。
县上还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工作,以树立市民自觉文明卫生意识,县电视台开办城市整治专栏节目,及时播报城区治理公益广告及典型经验,并组织对一些存在问题进行曝光。今年,县上投资近50万元新购置了洒水车、保洁车、市容巡查车等设备,增加环卫工人岗位120个,实行环境卫生全天保洁,变过去的垃圾被动清运为主动上门收集,从根本上消除了卫生死角死面问题。
年初刚刚当选的县长李吉斌,对丹凤县的城管工作显得信心十足,他说:“贫困地区城市环境的脏乱差问题是个通病,老百姓说综合整治是一阵风,我们就是试图建立让风经常刮的有效机制,通过抓教育、抓投入、抓管理,不断增强群众公共卫生意识,提高公共服务功能,形成齐抓共管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统筹发展:把宜居招牌树起来
近年来,丹凤县按照大手笔规划、高起点运作的城市建设思路,以文化之笔点活山水之魂,使丹凤县城形成了融古寨文化特色和丹江、凤冠山生态特色为一体,呈“一江”(丹江生态景观)托“两城”(龙驹古寨老城、江南新区)的新格局。被有识之士称“秦岭山中的小武汉”之誉。
丹凤县在推进城市发展中有一个“决窍”,就是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用文化旅游塑造城市之魂,用城建之手发展旅游,使新丹凤在城市化潮流中更加“显山露水”。从2002年底便开始启动的“一堤三路二桥”重点市政项目,就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做大做强“丹江漂流”品牌旅游项目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今,在以昔日徐霞客登舟处的″丹江漂流″上码头为中心,江滨南路、北路依托丹江大堤,丹江三桥沟通连结两岸形成的“旅游休闲黄金角”已成为丹凤县对外开放新形象的一个“亮点”。
丹凤县因丹江和凤冠山而得名,而该县城建工作的得意之笔便是体现为做好了山水两篇大文章。而今,“水”的故事正步入佳境,“ 山”的文章通过周密谋篇部署也掀开了精彩的一页。县城所枕依的凤冠山,如同一个长睡欲醒的美人造型,在一轮一轮开发潮中已渐渐苏醒开来,而一抖秀色,喜迎八方游客。县上采取转让经营权的形式组建了凤冠山旅游开发公司,经过近4年多的开发,已陆续建成山门、景区道路、山顶“望江亭”和服务区设施,升级复活“十二洞窟”景观,已正式对游人开放。目前,已成功实施上山公路和引水工程,将丹凤县的旅游产业引入新天地。历年来,丹凤县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发展势头,唱红了一台城建旅游相得益彰的科学发展大戏。截至10月底,全县完成旅游接待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亿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26.67%。
项目承载:使“丹凤朝阳”飞起来
丹凤县的城市发展是从实施“一堤三路二桥”重点市政项目开始破题的,而今随着列入“关中―天水”国家经济区和“商丹循环工业园区”,正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历年来,该县围绕“立足地方特点、突出山水特色、条块组团结合、功能配套齐全”的发展思路,坚持建设围绕规划走,一年接着一年干,聚力抓市政重点项目实施,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增加城市服务功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县委书记刘淑慧谈起该县城市建设项目,如数家珍。她能一口气罗列出近年来城建项目实施带来的聚集产业、重树形象、改善民生等一连串的发展效应。她兴奋地说:我们就是要拿出万众一心抓城建的气魄,使丹凤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东南隆起带和资金、信息、物流汇集“洼地”。
今年,县上筹资5200万元,着手实施“十大城建工程”,掀起了丹凤第二次城市开发热潮。而今,走在丹凤县城,随处可见大干快上的建设场景。“十大工程”中的中心广场改造、中心街广场至车站段改造及城东、城西入城路改造和城区路灯改造等五大工程属于旧城改造项目,也是备考省级创卫的“硬招”。通过此举改造破损路面,同时施于植绿栽花,达到美化、靓化,提高城市品位。目前,中心街改造和广场改造工程已交付使用。在新上的市政建设工程中,是“一堤三路二桥”项目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包括滨江北路东延、东河桥修建和新建体育场、江滨公园及东河工业园区基础建设等项目。这五大工程的实施,将成功实现县城东扩战略的推进。特别滨江公园、体育场项目的建设,更会使丹凤县城的档次和品位顿升。
对于丹凤城市未来的发展,县城建局长谢华显得踌躇满志。据介绍,丹凤下一步继续在拉大框架、扩大规模上做文章,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环东路、环西路,实现东西-南北大迂回,使丹凤城市面积从现在的5平方公里增加到7平方公里,把丹凤县城和商镇连为一体。同时,做好“一江两岸”的深度开发。丹凤,这座现代化的旖旎魅力小城,正呈腾飞之势崛起在丹水凤山之间,辐射带动丹凤县30万老区人民迎着科学发展的大路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