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们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提出一个目标就是,让中国城市化发展能够对全人类造福,不过现在国际上也有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对全球环境带来一个灾难,中国确实有自己的问题,不过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可持续发展中,如何实现造福全人类?如何克服我们的问题实现这个目标?请刘副主任回答一下。
【刘仪舜】: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能不能造福全人类,这个题目可能大了一点,我想我们中国发展好了,对人类会有贡献,但是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肯定的一点,不会给世界能源造成危机。确实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个美国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中国八亿农民如果过上美国人的生活的话,是一个灾难性的问题。他的意思是说,八亿农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能源消耗是一个大问题,会给世界能源造成很大的威胁。他这个说法我感觉是危言耸听,也是很荒诞的,中国农民,中国老百姓为什么不能够富裕起来,赶上和超过美国,全世界的劳动人民为什么不能过上好日子,能源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到月球上去探索,看到月球上的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我们科技的发展,连水、氢气都可以充分利用,所以能源是个问题,但是能源危机是要靠科技发展解决的。
据统计,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不及美国的1/8。他们的数字是我们的好几倍,这说明美国人很浪费。而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美德,连小孩子都知道,人走要关灯,美国人的灯是不知道关的。所以,中国城市化建设一定是节能、环保的,是绿色城市化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城市化的建设,现在各地都很重视这个事情,太阳能,我看到很多城市化,农民房顶上挂着太阳能,沼气,很多根据自然环境条件的可能行,用风能、太阳能、水电,各个地方都在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想,我们委员会研究这个问题,就是要造就我们中国现代化的新农村,新城镇是节能环保的。这方面我们要交流、推广、总结好的经验。
我们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正是因为美国、欧洲有很多先进城市化的经验,再加上有很多先进的科技都开始应用,所以我们很有信心,我们认为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要造就一个节能环保的城市化。
【记者】:最近我看了北京工业大学张教授写的一本书,书里面主要研究犯罪率。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由于城市化进程太快,犯罪率上升,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政策还没有跟上去,他提出应该放慢城市化进程,这将减少犯罪率。请问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刘仪舜】:最近我跟蔡主编去了海南,看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很漂亮,一家一户的农家乐,后来我们了解,地方政府把村子改造交给民营企业,当然给民营企业一个条件,有这个优惠政策,他去了以后,就跟村里的老百姓说,你建新房子,门窗没有钱,我给你,我再给你投点钱,你把炉灶改造一下,这样搞一个农家乐,有人去玩的时候你可以接待,然后道路的建设投了一点钱,搞了一些基础设施,然后在村里搞了一个旅游度假的东西。他就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在他们来之前,这个地区的抢劫案件70%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干的,他们来的时候就说我们给你一些基础条件,你们慢慢改善生活,但是有小伙子就说,这个太慢了,我们车子往外一开钱就回来了,但是现在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很和谐,很安乐。
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的犯罪,包括最近热播的《重案六组》这个电视剧,他破案的都是民间的情况,这种情况怎么办?据了解,目前约有2000万的农民还在贫困线下,我们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拉的很大,现在城市老百姓生活水平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距,可能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情况,农村收入平均是每年4700多块钱,城市大概要比农村多一万多,如果这个差距永远不解决的话,这个矛盾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认为不是城市化速度要加快,而是城市化要有所回归,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已经搞了60年,却大大忽视了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是要回归的时候了。如果城市化速度加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改变产业工人,变成技术工人,变成商人,地位改变以后,生活富裕起来了,这样这些现象就会减少,所以城市化不能放慢,而是要大大加快。
【记者】:我问刘主任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城市化过程中,资金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多政府没有资金来源,许多地方靠卖地发展城市。请问,除了这个办法之外,有没有别的发展途径?
【刘仪舜】:工业化是解决供给,城市化是解决需求,我们发展60年,主要是工业化的过程,现在我们工业化的供应能力有多大呢?大概供应到人均3000美元的收入水平,但是我们实际的需求,大概平均只有700块钱,因为这个差距是很大的问题,当然可能大家说,现在投入四万亿拉动经济,促进内需,我理解这是应对金融风暴的一个短线的措施,因为出口减少了,我们国内建设的投资,需要用投资来拉动,需求会多一点。建铁路、建公路,但是真正的内需,靠这个拉动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如果城市化建设不加快速度,这个内需的矛盾会很大。有学者统计,城市化进程中,如果三亿农民建城镇,大概需要18万亿元的投入,还有一位专家也经过推算,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发展到最高峰,可能到15亿的人口,如果8亿农民进城镇的话,大概需要300万亿的投入,这个投入需要投在什么地方呢?不是说农民的地交出来,给他们建个房子这么简单。
前不久,我们去了几个地方考察,确实各地政府统筹规划做了很多试点,把老百姓从原来村子里搬到镇上,然后给他们建了很漂亮的房子,一片片的屋子建得非常漂亮,这个是拿耕地换的,农民是不需要出钱的,除了这个之外,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这些东西都要花钱。除了这个之外呢,农民有了房子了,土地交出来了,因此这个地区的统筹规划就要建工业园,建农业产业基地,建鲜花生产基地,建养老生态园,建旅游度假村,要建一系列的项目,在这个发展阶段里面,农民的生存安排,工作有了,他变成工人、商人,它的自耕地换了房子,有地方可以住,同时他到城市里打工,所以这个过程不单单是房子问题,确实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个投资哪里来?倾其财政力量和民间资金,还缺少很多,所以要考虑尽量吸收外资。
除了这个之外,我觉得根本性的问题,必须改革金融制度,我们要加快改革的力度,我们在金融体制上要创新,这两天报纸登了中央的决定,人民银行的决定,为了拉动内需,三亿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金可以成立民间的消费贷款公司,这就是创新。农村因为农业合作社,农业信用社过去搞的不好,好多都垮了,现在可以允许建立中小银行,这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包括金融运作,资金的运作,这些对我们资金解决都有很大的好处。我们现在习惯是80%以上是存贷,10%多是服务,国外是倒过来,国外60%70%是搞服务,30%-40%是搞存贷,所以中国的金融有点落后了,金融的开放和改革是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对融资问题会起很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这一点,这次到各地区看,各省市对城市化的建设,因为中央要求统筹规划,我们跑了几个省,每个省都非常重视城乡统筹规划,甚至广东、海南都做到了镇,有的做到村,把规划都做出来了,我看他们规划报告非常漂亮,有的城市就是把整个乡村规划做出来以后,你就随时可以看到了,但是要有钱,没有钱不行,要投入。
所以这个过程中间,资金是个难题,但是我想办法比困难多,上面是我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一定会得到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