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不均但市场开放不能慢
时间:2012-04-16 09:15:16
来源:中国网 作者:郭至君
全球化让中国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弊端,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贫富不均。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分校副教授、专栏作家维勒(Christian E. Weller)也提到全球化下的自由贸易形式导致了个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即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因此,为防止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上出现了中国政府应减缓市场改革开放的速度的观点。但我们认为,即使中国现在有大面积收入不均的状况,也不能放慢市场改革、开放的速度,反而更应加快才对。原因如下:
一、市场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减少贫困人口
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1981年至2005年间,中国成功带领超过5.5亿人口摆脱极度贫困的状态,并在过去的40年间,在人类发展上达到了最快的速度。数据证明,改革开放真正让中国人摆脱了集体贫穷,并使得一大部分人富裕起来。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将贫困标准上调到人均纯收入1500元,这比2008、2009年1196元的贫困标准提高了25%。这就证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中国人民整体收入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尽管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有人的收入提高了几倍甚至更多,而有人的收入只增加了百分之几,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全体国民的收入水平确实提高,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改善。
倘若中国政府现在刻意放缓市场改革开放的速度,我们认为,这意味经济将衰退,全体国民的收入水平标准将会下降,贫穷人口将重新增多。长此以往,大面积收入不均的状况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扩大。
二、中国已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份子
中国从1978年至2000年,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正式加入WTO,更是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认为,中国的积极改革和积极入世,可以证明,中国早已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分子。
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发展,包括加速引进外资、吸收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等。而这些发展,都是以中国市场加速改革开放为前提的。因此减缓市场改革开放是有悖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的。
倘若中国政府现在刻意放缓市场改革开放的速度,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会明显倒退,导致更多技能缺乏的人丧失工作,久而久之,中国大面积收入不均的问题不但不会解决,反而会更加严重。
三、金融市场尚未打开,谈何减缓开放速度?
尽管中国已在不断开放,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却迟迟没有打开。WTO成员国中,有97个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两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至今不予承认。有中国学者也认为开放金融市场等于引狼入室,但我们以为,金融市场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
开放金融市场的好处是显然的,此举有利于中国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国际化接轨,有利于加快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利于金融业学习外国先进的经营技术、融资工具和管理手段。但是,与发达成熟的市场相比,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加快金融改革,怎么开放,什么时候开放,都应三思而后行。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现在应该为如何开放市场,改革市场而烦恼,而不是恰恰相反去减缓其改革开放的速度。
总的来说,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收入不均是加入全球化之后产生的一种被动现象,并且我认为,这种现象会因为有智慧的全球化而逐渐改善。而市场改革开放却是对中国发展极其重要的一种主动举措,因此,大面积收入不均带来的弊端和减缓市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重大损失不可同日而语。
因小失大不可取。所以我的观点是,即使中国现存有大面积收入不均的状况,也不能放慢市场改革开放的速度。否则,中国则会出现经济停顿的现象,导致更多国民的收入退回贫穷时代的水平,目前正在改善和缩小的收入不均的过程,会失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