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就是拆旧,这种观点无疑是对“新型”一词的错误解读。尽管“新”必然区别于“旧”,但这种破旧立新,这种扬弃,更多意义上是指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来替代我们以往城市建设中不好的“旧”思维,而非旧城、旧街道、旧骑楼。
这种需要去除的“旧”思维,是指那些不可持续发展、涸泽而渔的思维:比如一味加快城市建设,却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清流变污浊,工地沙尘裹挟城市;比如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交通规划的配套,造成城市越修越堵;比如在城市建设中,光在硬件上面花大力气,却忽视了城市的软实力,民众素质得不到相应提高,人口一多,治安随之恶化;又比如在城市建设中,一味立新除旧,让那些城市的原本特色随之消逝,成为千城一面的“模板城市”。
近年来,广州在全国拆旧的这轮风暴中,依然未能幸免,时常看到老建筑被拆的新闻。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恩宁路,抑或东山小洋楼,或者那些充满岭南风情的骑楼,甚至是见证广州改革开放历史的城中村,都因旧城改造遭到不同程度的拆毁。广州那些从旧址上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不少羊城市民感慨万千,因为城市的个性磨灭了,岭南文化的传承,因旧城拆除亦遭到破坏和断裂。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去年在巴塞罗那考察期间,就曾折服于当地的旧城文化:那些古旧的雕饰、图书馆甚至酒吧,都反映出这个西方艺术之都的深厚魅力。不仅仅是巴塞罗那,像巴黎罗马等西方多数西方城市,都非常看重“旧”的保护。而“旧”和“新”存在着极强的辩证关系,可以说,学会如何保护“旧城市”,就是我们建设新城市中的“新思维”,亦契合着“新型城市化”这一重要概念。
因此,在“新型城市化”的建设和贯彻中,我们切莫误读了其概念的内涵,新型城市化究竟新在哪里?是“新”在楼宇,还是“新”在管理城市的思维,这是必须要弄清楚的。新型城市化其实就是城市的包容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和旧城保护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旧城作为承载着广州个性、广州文化、广州历史的载体,保护旧城,就是保护广州,就是包容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所当然就成了贯彻“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