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干旱民族地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发展
时间:2012-02-23 13:49:11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迪华 房静思 任新民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从事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到如今,历史街区作为地域特征、城市文化的载体,需要对其保护并注重其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干旱民族地区城市历史街区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如何在保护其民族历史特色的情况下与现代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很少有人提到。本文希望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老城区为例,来探讨当今城市化语境下干旱民族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发展问题,以期对类似地区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一、鄯善县概况

    鄯善县中部为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南部为戈壁和沙漠。三面环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均降雨量不足25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

    鄯善本名楼兰,历史可追溯至西汉公元前77年,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驿,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在这里,经受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诸多宗教文化浸染。宋元时代,伊斯兰教成为主要宗教,一直延续至今。鄯善现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有20个民族,以维、汉、回三族为主。2009年底鄯善县总人口22万人,其中维族约68.3%,汉族约28.3%,回族约4.8%。

二、鄯善县老城区现状

(一)鄯善老城区特点

    1、地处干旱区,依旧传承保护着传统的生土建筑文化。大多传统民居主要为一层土坯结构,材料以生土、红砖、木材、草泥为主,是地域建筑传统的自然延续,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冬暖夏凉,节省能耗。

    2、作为伊斯兰教文化区,老城区布局以清真寺为中心。老城区内清真寺分布均匀,与民居混合布置,辐射范围约300m,围绕清真寺形成一个个村落。

    3、老城区是维吾尔族居住集中的地区,不但拥有最古老的维吾尔民居建筑,而且完整保留了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老城区维吾尔族比例超过80%,人们用维语交流,身着民族服饰,信仰伊斯兰教,民风纯朴,生活节奏舒缓。农忙时葡萄架下劳作,农闲时在门前、树下闲聊,礼拜时间在清真寺做祷告。

    4、老城区名为村落,实际自古以来就有城市雏形,建筑密度较高,街巷纵横交错,整齐有序,纹理分明。鄯善为古代高昌东境重镇,清雍正五年(1727)修辟展城(今东巴扎),1873年另筑新城并扩展(今鄯善县城),故老城区本身便应以城自居,道路规整,街巷密集,与普通农村有着较大的差别。

    5、老城区文化交融,传统文化丰富,从民居的门便可一窥一二。这里的居民,每家每户大院都有一道门,当地人叫彩门。鄯善的维吾尔人,每家每户的门都不一样。可以说,鄯善的文化融合与文明交汇首先就写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门上,代表着鄯善两千年来的文化底蕴。

(二)鄯善老城区面临问题

    1、城市化的发展、同化与对原有村落的侵蚀,已经成为鄯善老城区更新发展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口增长,居民们有对老城区进行改建的愿望和需求,已经有了一些自发的房屋建设,这些行为需要积极的引导和规范,让老城区保留原有的传统风貌。

    2、在鄯善老城区发展过程中,盲目模仿内地城市格局与建设模式,没有考虑当地干旱的现实条件,对水资源没有合理利用。新增建设对气候条件没有考虑周全,发展大片绿地草坪,灌溉用水浪费。

    3、鄯善老城区基础设施滞后,居住环境不尽人意,需要提高生活品质。尤其是在老城区向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给排水、道路、供能供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居民生活方便舒适程度。

    4、鄯善老城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部分因为建筑本身也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需要不断的更新维修,还有部分限于老城区的建筑材料,无法达到要求的抗震标准。

    5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老城区原住民的足够重视,传统手工艺传承逐渐消亡。鄯善老城区内传统手工艺如彩门、彩绘、铁匠等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需要在更新过程中加以重视。

三、鄯善老城区更新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在尊重老城区原住民意愿的基础上,保持文化传承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在保留原有街区的风貌,保持居民原有的就业、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原有建筑根据标准进行修缮、润饰、充实、提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2、突出特色,文化传承为经济发展服务将鄯善经济持续发展与老城区更新有机联系,通过文化传承打造城市特色,促进经济发展。老城区合理的更新发展,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紧密连接现代城市生活,打造具有鄯善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的原生态城市,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相关产业。

    3、统一规划,整体保护,有机更新,严格控管老城区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简单归纳为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的机械相加。老城区更新发展,需要保护物质形态和居民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态,让人们能够从老城区辨识城市发展历史年轮,解读文化演变过程,感受精神蕴涵。同时对更新过程进行严格控管,保证各项目的实施,避免出现有悖原则的情况。

    4、政府统筹,居民自营自建,和谐发展人民群众是老城区更新发展的主体。鄯善老城区更新发展以政府统筹,居民自营自建为基本原则与模式,建立综合的政策与管理机构,组织居民自营自建,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5、提炼地方文化,营造建筑新风貌通过提炼建筑语汇,设计适合当地气候,满足居民需求的建筑,延续当地人文结构和历史文脉。配合当地建筑的基本颜色、    外观,使用本土材料,在建筑细节上多下功夫,传承文化与风貌。

四、鄯善老城区更新发展对策

    1、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的建设,在老城区内严格限制新增建设用地,避免占用耕地,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尽量在原有建设用地基础上,保留原有街巷机理,增加建筑密度,以满足居民对土地的需求。

    2、科学规划,有机自建,逐步实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老城区更新发展规划,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居民自主参与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科学地对需要更新的居民建筑进行分类分段建设,逐步实现老城区的保护更新。根据确定的街区内不同地块的建筑、环境质量与保护等级等具体情况分期、分阶段逐步进行更新。

    3、居民建筑统一设计,体现地方风格更新的建筑统一设计,在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探索传统形式与现代生活的相融合,风貌保护与功能更新相结合。保持街区肌理的相对完整性,确保街区与城市整体的协调统一。在规划设计中尊重历史与现状,保留街巷的传统格局及有价值的宅院和古树。

    4、完善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允许申请宅基地的农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的商品房、安置房、物业或货币补偿,鼓励对已在城中购置商品房的居民退还原有宅基地,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明确货币补偿标准。

    5、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增加连廊、荫棚、活动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鼓励人们参加室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高老城区的活力与生气。在与景区连接地带的公共活动空间也利于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接待游客。

    6、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老城区多以一层的土木结构建筑为主,年代较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完善水、电、暖、气、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7、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老城区可大力发展家庭旅馆、特色手工业、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产业。家庭旅馆以沙山景区、沙漠医疗为依托,提供有民族特色饮食、住宿服务,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业,提供旅游纪念和居民日常生活商品,既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发展,也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跃武.保护传统街区特色延续古城历史文脉——对喀什历史街区保护的思考和对策[J]. 城市发展研究, 2003,10(5):71-74.
    [2]武联,沈丹.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研究——以青海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14(2):110-114.
    [3]李健彪. 民族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以西安“回坊”改造为例[J]. 城市问题, 2010, (5):30-35.
    [4]蒋楠, 杨红波. 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以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1, (11):120-121.
    [5]周力锋.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以娘子关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29):168-170.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