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特供烟一万元一条”的微博引发广泛关注。对此,清华辟谣称,从未向任何企业授权生产或向其定制任何香烟制品。烟厂负责人也表示,未生产过该香烟。
作为著名的高等学府,我想清华大学不会在百年校庆这个关键时间节点,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正如多名参与过百年校庆庆典的清华大学学生所表示,“曾见过百年校庆特供酒品,但没见过特供烟。”
如果此事不是清华大学为之,那么幕后推手是谁,会不会是烟企自己搞的鬼?此前媒体报道,湖北中烟工业责任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称,去年生产过专供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一品黄鹤楼,但其下属武汉卷烟厂负责人随后表示,客服人员“可能没有表达清楚”。前后矛盾的表态,让“万元特供烟”真相扑朔迷离,令人生疑。
其实,此事真正让网友纠结的,也是引起广泛关注的根由,是“特供”两个字。因为一些厂家往往打着“特供”、“专供”招牌,在市场竞争中牟取不正当竞争优势,其结果就是或变相提高商品价格,或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对商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广告宣传中含有“特供”、“专供”等类似内容进行清理检查。其目的就是维护市场公平,保障消费者权益。
回到此事上来,不论“万元特供烟”真假与否,都必定有出处。因此,事情的真相不难查明。至于如何处理,按相关法律法规惩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