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春走基层:一个能源城的绿色转型
时间:2012-02-01 13:40:35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蔡靖骉 

  一个因煤而建、以资源为主的城市,如何破解“资源诅咒”的世纪难题,走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困局,最终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中国中东部能源基地安徽省淮南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新春前夕的淮南城,处处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之中,市政府办公楼里却依旧是一番忙碌的景象。一见面,淮南市常务副市长王诚就开门见山,自豪地介 绍起这座城市来:“外地的一些朋友到淮南来以后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没有来过的他就说你不像一个煤炭城市!而以前来过的这些朋友他就会说,你这个城市变化真 大!”

  的确,如果不是置身其中,你很难将这样一个城市同有关“煤城”的想象联系起来。街道两旁遍布遮天蔽日的梧桐树,虽然树叶早已在寒风中凋零,但是 从它们巨大的躯干和繁密的枝杈中,仍然可以想见旺盛的生命力。参天的梧桐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则见证了 这座城市的荣誉。

  然而,之前的淮南却和所有这些美誉无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这个城市生存状态的真实景象。拥有10多座煤矿的淮南,长期以来仿佛就与 “脏乱差”三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敢穿白衬衫,不敢穿黑皮鞋”,是居住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们无奈的感慨。事实上,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的恶化,也是所有资源 型城市的诅咒。在这个属于经济学的命题中,资源的开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城市环境问题突出,污染治理水平较差。脆弱的自然环境状况不仅阻碍了地区潜在 优势的发挥,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资源型城市必须找到新的发展之路。近些年来,这座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城市,面对煤电独大、产业失衡、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加快了城市 转型的步伐。对于这种变化,工作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人们的感受最为真切。当了十多年环卫工人的牛之亮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说:“空气质量也好了,你自己也能 感觉到。以前那个窗台上都是灰,三天不擦桌子上都是灰,现在没有这个现象。现在很少能看见成堆的垃圾了。你自己生活在这个城市之中你自己也有一份成就感, 把我们的城市搞得更亮丽,不更好嘛。”

  这份成就感源自于淮南市“两型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在这个理 念下,淮南市提出“四煤并举”,即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实现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节 能减排也是淮南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多年来淮南市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

  像所有的煤城一样,淮南也面临采煤沉陷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综合治理的思路,坚持采煤沉陷区的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村庄搬迁与城镇化相 结合;棚户区改造与城市面貌改善相结合。于是,走综合治理之路的“后湖模式”诞生了。在这个模式中,农户、合作社、公司共同参与,老百姓从塌陷区搬出去, 在这个地方发展养殖、种植、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等项目,把沉陷区变成绿色开发区,把废弃矿山变成林地。

  无论是经济发展的转型,还是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淮南人不断提到的是“两型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是淮南城乡建设的目标,也 是发展的动力。谈及“两型城市”这一理念,副市长王诚这样说:“尽管淮南市的煤炭储量很丰富,有400多亿吨,但是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也必 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科学的发展理念。我们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城市的目标,应该说我们是拿起了一把破解‘矿竭城衰’周期律的 金钥匙。这是为了一个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事实上,能源城淮南发展理念变化的大背景,源于中国政府近年来越来越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进入新世纪,中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更是明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 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