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蔡玉高)记者在南京采访了解到,农民工文化生活匮乏。而偏重维护农民工经济权益、忽视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问题较突出。专家建议,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搭建有效平台、借力社会组织等办法,为农民工提供更为适宜的文化服务。
产生隔阂
40多岁的陶秀玲在南京打工已3年,谈及业余文化生活,她告诉记者,平日收工后,多是在家中看电视,或是约熟人打牌。
陶秀玲居住在南京市建邺区江东门地区,这里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
一个傍晚,记者在这里看到,很多打工者收工回家后,吃饭、喝酒、打牌、吵骂。
据了解,那些流动频繁、工作不稳定且居无定所的打工者,“文化寂寞”的问题更为突出。
在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来自江苏宿迁的建筑工陈行运告诉记者,工作的流动性让他一直没有安顿下来。记者问及平时业余有没有文化活动,他回答:“文化生活,那是城里人的事,至于我们只要吃饱饭、睡好觉、能给家人寄点钱,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在外打工最难挨的便是想家……”陈行运说,“平日里,我们要么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要么就赌钱。等到醉了、累了、乏了,就能睡上一个好觉。”
在北纬路社区一个临时搭起的帐篷前,记者看到了煤气管道安装工人田家炳。他告诉记者,他们在这个城市到处“漂泊”,辛劳之余感觉特别寂寞。
专家认为,城市文化将农民工排斥在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活和心理疏导,给这一群体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埋下不稳定隐患。
服务缺乏
记者从南京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地政府重视为农民工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工作。比如,为解决“农民工读书难”问题,团市委发起了建设“彩虹书屋”活动,在多方配合下,全市已建成10多个“彩虹书屋”。
南京市有关部门还明确提出,依托“新南京人”服务中心和“南京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中心”,结合农民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提高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
今年9月,相关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然而,记者采访的20多位农民工大多反映,对于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没啥感觉”,也不了解国家下发文件的相关内容。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民工享受不到文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缺少公共生活空间。尽管电影院、公园、博物馆越来越多,有的还是免费开放,可是由于经济、时间等原因,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其次,相对聚居的生活方式让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距离远,因而无法了解和融入城市生活。
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王大海说,一些社区为服务农民工而建立的“新市民之家”,平日大部分时间关门,很少有农民工找上门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城市社区目前也面临困惑。南京市建邺区一位社区书记坦言,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文化服务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社区掌握的资源有限,服务相对单一;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缺乏参与城市生活的信心与动力。
加强工作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宜采取三方面举措,加强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首先,搭建交流平台,共建精神家园。
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尝试为农民工搭建交流平台,比如组织茶话会、携子游等活动,每次活动农民工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同时,尽量吸引当地居民参与,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彼此增进了解。
由农民工自导自演的《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和《一个民工的幸福生活》取材于民工身边事,在国内各地巡演受到好评。相关政府部门、社区和社会组织可从中获得启示,创造出更多有效的交流平台。
其次,服务理念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
专家建议,为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务,应从这一群体的新特点、新诉求和新倾向出发;必须重心下移、深入社区,并与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联系、相融合,不能脱离他们的实际需要。
第三,借力社会组织,提高服务效率。
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专职工作人员不多,但该组织积极热情,近年来为农民工提供了有效服务。比如,送电影进工地、免费借阅图书等。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建社认为,政府应培育大量的社会组织,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工作者进驻农民工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