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研究报告
时间:2011-10-27 11:47:09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21世纪是中国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世纪。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顺应区域经济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合肥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符合全市乃至全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试从区域性特大城市概念、特征与标准入手,分析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功能建设为突破,率先崛起若干个城市规模、服务能级、经济产出仅次于主城的功能型中小城市,形成“1+X”特大城市内部城市群、功能互动的梯度型城市框架。到2015年,市区人口400万,总人口超过600万,远景市域人口突破1000万,市区人口突破800万的目标。为加快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本文在产业发展、城市创新、招商引资、城市布局、要素支撑、区域协作、县域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建议,并建议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打造合肥经济圈品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和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2010年9月19日,安徽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明确提出,“合肥要放眼全国,进一步提升标杆,做大体量,加快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已成为合肥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符合全市乃至全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1、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概念。区域性特大城市指在一定区域的城镇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和区域的互动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最优配置,带动城市——区域共同体的共同发展的特大城市。区域性特大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等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适宜二三产业集中发展,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能够广泛吸引和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区域内体制、管理、科技和观念创新的策源地。

  2、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功能特征。作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一般城市所不及的功能特征,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性城市是区域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城市,它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完整的经济体系和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左右着区域的经济状况和趋势,具有控制区域经济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一个以区域信息知识产业为基础、信息市场为交换枢纽、信息高度社会化的区域信息中心。三是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多种区域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区域化。四是区域性特大城市具有发达的二、三产业和区域服务功能,各种生产要素只要守法都可以自由流动,形成一整套高效运行的经济一体化机制和制度体系。

  3、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城建标准。从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属性和功能来看,其城建标准至少应包括十个方面:快捷的交通、快速的通讯、良好的环境、方便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功能、鲜明的特色、深厚的潜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必须要有应有的规模以及体现现代化与开放的原则。从量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区域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达到1000万人以上,城市人均 GDP指标应达到 50000美元以上。

  二、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顺应区域经济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区域经济及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中国正由城市主导型向城市群主导型阶段发展。目前,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也都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但就安徽而言,虽然江淮地区已经被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列为重点开发地区,但尚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城市群。因此,加快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有利于培育江淮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增长极,深刻影响着整个江淮城市群竞争力,有利于强化泛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城市群体系的优化,促进东、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二)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合肥的历史使命与政治责任。合肥要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这是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立足安徽发展对合肥作出的新定位。长期以来,安徽一直缺乏一个特大中心城市带动,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2009年目前人口总量只占全省的7.2%,远低于同期全国省会城市13.3%的平均水平;GDP只占全省的20.9%,经济首位度远远低于西安、昆明等省会城市,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也处于靠后的位置。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形成安徽核心发展极,带动和引领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这是合肥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三)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合肥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跃居全国第22位,五年间排名上升了15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GDP总量由第18位升至第15位,固定资产投资由第17位升至第8位,地方财政收入由第18位上升至第10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8位上升至第17位。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合肥城市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较弱,仍将是制约合肥长远发展的难题。这就要求合肥必须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引领,做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三、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1、区位交通优势。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最近的省会城市。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是全国消费市场最广、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潜力最大、消费层次最高的区域。合肥所处的江淮地区开发密度不高,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企业,发展潜力很大。合肥是建设中的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沪汉蓉、京福等10条铁路和合宁、合徐、合铜黄等6条高速公路在合肥交汇,建设中的合肥综合码头、正在启动的江淮运河,将使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运中心,设计年吞吐量1100万人次的新桥国际机场即将投入使用。

  2、产业基础优势。合肥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肩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较强,成为国家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拥有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八个重点产业,家电产业突破千亿大关,产量跃居全国之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3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形成了国内重要的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集群;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这都为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资源成本优势。相对沿海地区,合肥综合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较低,综合商务成本仅相当于沿海地区的70%左右;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相当于珠三角的91.6%;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是全国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各类人才50多万;合肥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是珠三角的1.6倍;水资源、能源供应较为充足,具备为产业发展及生活居住提供各种要素保障的条件;合肥经济圈内资源丰富,淮南是国家级亿吨煤炭生产基地和大型火电基地,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六安霍邱铁矿资源居华东地区首位。

  4、政策叠加优势。从政策环境看,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经济圈建设将进入实质性突破阶段,这都为合肥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合肥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区域,将越来越成为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建设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提高到加速安徽崛起的战略高度,为此,我们坚信,“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合肥诸多政策的叠加效应将集中释放。

  5、生态环保优势。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园林城市,近年来合肥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精心做好“水文章”和“绿文章”,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15平方米,先后三度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城市绿化三项指标均接近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不利因素

  1、综合实力与集聚辐射能力较弱。尽管合肥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基数较小,加之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从总体看,特别是和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比较,总量小、底子薄、发展不足、辐射力不强仍然是合肥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市情。从总量看,2009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2102亿元,在全国排名第41位,分别相当于上海、北京、广州的14.1%、17.7%、23.1%,武汉、郑州、长沙的46.1%、56.1%、63.7% 。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引进外资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发展指标及人均收入指标相对发达地区也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竞争力亟待提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产业集群度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在培育发展之中。尤其是服务业占GDP比重过低,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城市综合承载和辐射能力还不够强,与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要求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2、区域发展空间较为局限。城市发展需要腹地空间来支撑。目前合肥除主城区之外,未来发展的主要腹地主要是三县的广大地区,次要腹地包括以六安、巢湖、淮南等为主的地区,即通常意义的合肥经济圈。但不管是主要腹地还是次要腹地,相对中部省会城市而言,空间范围都不够大,制约了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发展。就主要腹地而言,2009年,合肥共辖县区7个,位居中部省会城市末位;市区面积8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03万人,分别居中部省会城市第4位和第6位;全市面积7055平方公里,总人口491.4万人,都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5位。就以合肥经济圈为主的次要腹地看,整个经济圈总面积与总人口分别占全省的24.6%和24.8%,合肥经济圈面积在中部省会城市城市圈排名第五位,经济圈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快速交通网络尚未形成,行政割据现象严重,资源流动不够畅通,这些都制约了弱化了合肥经济圈作为区域性特大城市腹地功能,制约了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发展。



  3、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建设总人口1000万、城市人口800万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必然对土地、生态环境、水电气等资源环境配套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更为艰巨。根据国家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肥360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已开发305平方公里,仅剩下55平方公里,要同时满足居住、产业、基础设施等多项用地要求,规划用地很难满足未来几百万新增人口的需求;城市供水方面,目前合肥市外来输水量已经达到60%,城市人口剧增一方面必然加剧供需矛盾,同时也给对生态环保及节能减排的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样,未来供电、天然气、公交、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也都面临着瓶颈。

  4、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面临着新挑战。随着合肥城市建成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与实际管辖人口的不断增多,对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社区建设、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社会阶层的差异化发展日趋严重,老龄化、收入差距、利益重组等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呈增多态势,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新的考验,都成为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隐患。

  5、区域竞争态势更趋激烈。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和融入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地纷纷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区域合作加深的同时,城市之间的产业竞争和资源要素的竞争更加激烈。就合肥周边而言,面临着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的挤压,导致合肥经济圈的辐射半径大为缩小,仅仅局限于皖中及皖西北、皖西南部分地区。环顾全国及周边地区,先发地区城市发展势头不减,后发城市加速追赶,各城市“十二五”规划中都树立了更高的标杆,使合肥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的压力更加紧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