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至今仍未收尾,甚至出现新的漏油点——原油油花从脆弱的地缝中持续溢出,罕见的事故原因似乎让石油大鳄们都束手无策。在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要求的8月31日限期之前,作业方能否彻底封住溢油点,人们正焦急等待。
肇事的是国内最大的海上油田,此次溢油事故也再次敲响渤海环境保护的警钟。渤海上承海河、黄河、辽河三大流域,下接黄海、东海 海域,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也一直是环境质量最恶劣的海区。由于环渤海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关乎人民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基础,再难也要“治渤”,这是一 个不争的共识。
日前,第二次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举行,参会者有环渤海三省一市和环境保护部、国家海洋局、水利部、交通运输部等各方面的负责人。会议披 露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初国务院批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以来,经过各方努力,渤海环境恶化趋势正在缓解。“十一五”期间渤海 水质趋于较稳定状态,Ⅰ类和Ⅱ类水质比例为60%左右,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不断改善,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逐年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渤海溢油、海冰、赤潮、水母等海洋环境灾害与突发事件频发,不断威胁着渤海海域生态安全和公众用海需求。频繁发生的重大环境灾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溢油灾害,近年来发生的规模和趋势都呈上升状态。
渤海环境依旧十分脆弱。尤其是在新一轮海洋开发高潮的压力下,海洋环境风险日益加大,海洋生态灾害持续增多,渤海面临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正在积聚。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之后,周边海域的居民特别是养殖户一直胆战心惊。尽管经过专业部门检测,一些海岸的油污和此次溢油无关,但是也检测出部分近岸海滩比如辽宁绥中东戴河浴场沿岸和河北京唐港浅水湾浴场,漂浮的就是来自蓬莱油田的原油。
“渤海油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溢油风险正在加大。”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表示。
大型溢油事故一般有三种类型:陆岸溢油、船舶溢油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溢油。国家海洋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渤海共发现12起油污染事件,均为 小型溢油事件,与船舶泄漏有关的燃料油溢油事件为10起,占渤海溢油污染事件的83.3%,由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原油污染事件2起,占16.7%。截至目 前,今年渤海已经发现溢油14起,其中8起为燃料油,3起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另有3起为不明来源原油。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数量不多,但一次蓬莱19—3油田溢油,其规模和危害已超出人们的想象。
专家认为,根据近年我国近岸海域发生的溢油污染事件统计资料,船舶泄漏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是造成海上溢油污染的两大主要因素。随着环渤海地 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入海船舶数量迅猛增加,渤海已成为我国沿海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高风险水域,特别是重特大船舶溢油污染的风险增大。
同时,渤海目前已投产海洋油气田24个,海上油气生产平台209个,海底输油管道1000余公里,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设施逐年增多,部分设备老化,溢油事故发生概率也有所提高。
比如,山东是胜利油田的主产区,近海和沿海地区分布着较多的海上采油平台、海底油气管线、油码头和涉油企业。海上溢油防控和应急处置面临较大压力。
环境保护部的专家指出,实际上,正是近年来炼油、石化等产业在渤海海岸带高度聚集,船舶数量和原油运输量迅猛增加,海洋油气开发规模持续扩大,才导致海上溢油事故频发,连年出现重大溢油事故。“这些化工厂、炼油厂,一个个都像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