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雷言雷语,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每次听闻,还是会给民众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
前不久,一句“反正我信了”,暴露的是对百姓生命损失缺乏责任和愧疚。在慰问遇难消防战士的家属时的一句“恭喜”,则更令人心寒。而那位炫耀自己“去过60多个国家”副市长,反衬的是他内心对老百姓痛点的漠视或无知。
人们不禁要追问:我们的某些官员到底怎么了?他们的话语如此僵硬、如此缺乏人情味、如此令人怀疑,是官员的个人素质使然,还是他们都戴上了一副体制面具?个中缘由,值得探讨和深思。
他们习惯了对我们俯视
文艺评论家梁文道指出,中国的某些官员处处摆官威,说官话,态度傲慢霸道,对上谄媚,对下趾高气扬。他们这种习气的形成也跟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我们平时在遇到官员的时候,不都是点头哈腰、阿谀奉承的吗?我们习惯了对他们仰视,他们也习惯了对我们俯视。
梁文道表示,中国官员大多数都是在闭门会议中讲话,他们面对的对象大多都是其他官员,而不是民众。偶有公开场合发言,还都是在讲台上说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话,或者是一些豪言壮语,说完后,主持人还会说“感谢××领导精彩的发言”,下面的观众也都会热烈鼓掌。这种现象跟我们多年以来形成的官场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一些官员只听“上面的”
中国城郊经济学会副会长张木生表示,这次温州的铁路事故,民间有很多声音,事后的处理和解释,老百姓都不满意。原因则是我们的官员没有把真话说出来。
张木生说,一些官员只对上负责,因为官帽是上面给的,上面让你怎么说你就得怎么说。为了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而无视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就像林黛玉进大观园,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走错一步路。
部分中下级官员很傲慢
凤凰卫视评论员杜平批评说,中国一部分官员,尤其是一部分中下级的官员,给人最大的感觉是很傲慢。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以官阶的大小来衡量自己和对方的价值,言行处处表现出的是一种官本位心理。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放正确,没有认清自己作为“社会管理者”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和义务。首先,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高,而且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低估了老百姓的智商。他们跟群众接触的方式,还有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方式,都跟改革开放之前的思维方式一样。显然,社会和人民都在进步,而他们却止步不前。他们认为,群众对他们的话不用理解,只需要接受就好了,所以他们敢于在一些公开场合,在某些问题上,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或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或是让人觉得很可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