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众还没来得及发酵被欺瞒的愤怒,山西省有关方面就已“愤慨”了、“谴责”了,不仅断然否认存在勾兑的情形,还大包大揽,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勾兑,甚至还以无限乐观的口吻宣布,“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放心食用”。然而,早已被伪劣假冒食品整蛊得风声鹤唳的“人民群众”,能放下心吗?同一个醋产业协会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哪一种更值得信赖?
本来,山西老陈醋是否存在勾兑、勾兑的比例到底有多大,完全可以通过调查数据来说明问题。从爆料方王建忠来说,既然指出市场上真正意义的老陈醋不足5%,则理应拿出相应的数据来,目前全国每年消费食醋在330万吨左右,5%就是16.5万吨,王建忠理应解释一下这个数据的来源和依据,不然,只是开列一个粗略比例,很难真正让业界信服、让民众放心。
而从反驳方山西省质监部门以及山西省醋产业协会来讲,更应该以严密的调查、翔实的数据来证明王建忠指称95%老陈醋为勾兑的错误。仅仅是单方面宣布安全可靠,“根本不存在勾兑”,并不能消弭公众业已产生的疑窦,更不能在这场已经掀起波澜的口水战中占据上风。信息是否“权威”,并不是有关部门自封的;声明是否“严正”,也不是一个协会自命的。
其次,山西省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似乎也应对“配制食醋”等问题做出进一步解释说明。毕竟,国家有勾兑醋的标准,允许勾兑。媒体现在发出的预警,更多是在警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制,坚决杜绝不法企业在配制食醋时有意使用工业级的冰醋酸。如果山西醋企业有底气宣布完全纯粮酿造,那不仅是民众之福,更是山西省醋产业的契机。
遗憾的是,透过山西省质监部门的权威信息,山西省醋产业协会的严正声明,人们看到的只是表态性质的否认。这样的否认能够对民众产生哪些影响,可想而知。这些年来,类似的权威信息和严正声明并不鲜见,而环绕我们的食品环境却并没有支撑这样的权威和严正。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计,有关部门要么加强监管,要么努力推动配制食醋国家标准的修订。
当然,还有最无奈、似乎也最有效的一个法子,那就是继续经由食品风波的途径,来普及食用醋相关知识。让民众能够自己辨别哪些是真正的老醋、哪些是配制的勾兑醋、哪些是工业级的哪些是食品级的,这些醋里面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云云。好在人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自救措施,什么苯甲酸钠,什么冰醋酸,什么醋精,都难不倒久经考验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