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要振兴 教育必先行
——以大教育观启动乡村教育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时间:2023-10-30 16:23:23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张孝德 
       从大历史观看乡村,乡村是中华五千文明之根,是中华文明基因的携带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智慧的源地。如果说城市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那么乡村振兴必将承担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滋养的伟大使命。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所讲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赋予乡村振兴的使命所在。虽然乡村振兴承担着扶贫、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等诸多功能,但乡村文化复兴与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和第一要义,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标志。
      物质发展靠技术与市场、文化发展靠教育与传承。乡村文化复兴决定了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乡村教育不仅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任务,还承担着乡土文化复兴与传承的使命。从这个意义看,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教育是文化复兴的根。
  在目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不仅乡村文化振兴与教育振兴严重缺位,甚至许多做法恰恰是对乡村文化与教育的弱化。许多地方拆点并校仍在继续。以牺牲乡土文化传承为代价的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仍在持续。缺失乡村教育振兴的乡村振兴,无法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赋予乡村振兴所承担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使命。

  鉴于此,要将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基铸魂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作为启动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一改革来对待,给与高度重视。


       一、启动乡村教育改革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教育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铸魂工程。
       1、经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魂。经济决定着当代中国强度,而文化则决定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无论今天城市化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怎样强大的物质基础,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自信与精神原动力的是中国文化与智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巨大经济与科技作为支撑,更需要智慧和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提升。而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与智慧之源的地方,不在城市在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村作为一个集政治与经济、家庭与社会、历史与文化为一体的有活性的文明生命体,携带者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与文化基因。由此决定了乡村文化与教育的振兴,不仅仅是解决乡村本身问题,而是承担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固根、铸魂的伟大使命。 
   2、文化自信不足、精神信仰缺失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短板。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使当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面临断根的危机、对物质主义追求导致的精神信仰的缺失,使我们陷入物质与精神失衡的困境中。我们付出的这个代价,不是概念,就是当今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载体乡村的衰微与空心化。维系乡村社会千年之久的家教传承与道德教化体系濒临断流,正在从源头上动摇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乡村的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如果我们没有了乡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无根的复兴,是方向走偏的复兴。 
  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文明,属于源于工商业经济的城市文明。城市是西方文明之根,城市兴则西方兴,是西方文明的演化规律。而中华文明是根源于农耕的乡村失衡主导的文明。乡村兴则中国兴,是中华文明的演化规律。只有城市繁荣、没有乡村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根的复兴,是方向严重走偏的复兴。
  要从根源上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文化传承断流、精神信仰缺失的短板,需要乡村文化与教育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急需补齐的短板。
  3、乡村教育振兴是活化传承乡村蕴藏的中华文化遗产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之根、智慧之源是乡村。乡村蕴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巨大文化遗产和智慧财富,对这笔巨大文化遗产的挖掘、活化传承,最重要的途径是全面启动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与改革。 


      (二)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要义、是乡村振兴活水之源。

  1、乡村教育振兴是从根上修复乡村传统文化,激活乡村振兴内在活力的奠定工程。
  乡村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文化是乡村生命的魂,教育是乡村生命的根。当今乡村社会严重存在的道德滑坡、亲情关系单薄、孝道传承、耕读传家的家教失传、勤劳简朴的纯朴民风日渐式微、赌博吸毒社会问题盛行等问题。面对这样一个缺乏文化之魂、缺乏文化自信的乡村,如果置之不顾,寄希望于单纯的产业发展振兴乡村,那么,这样的乡村振兴之路只能是政府主导、资本下乡、农民主体性缺位的振兴。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乡村振兴,那将是一个乡村企业化、农场化的乡村,没有文化与历史的乡村。没有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是五千年文明传承断根的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大逻辑,应该是文化复兴是前提、教育振兴是根本,乡村治理是关键、生态治理是基础。在完成上述振兴之后的乡村产业兴旺,才是让乡村走向文化、教育、治理、生态、社会与经济全面复兴之路。
  总之,是没有文化与教育振兴,只有产业振兴的乡村振兴,是方向严重走偏的振兴。乡村振兴的正道,活水源来自乡村文化与教育的振兴。
  2、乡村教育振兴是从源头上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人才单纯通过市场力量、物质激励等方式无法满足。急需从修复与构建乡村基础教育、乡村人才教育、乡村文化传承教育出发的大教育观,来推动乡村教育改革之路来解决,这是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途径。
  3、乡村教育振兴会形成让乡村价值升值、人才回乡的示范效应。无论在理论上讲,乡村振兴如何重要,如果乡村最有能力的人仍往城市流动,让大家树立对乡村的信心是不可能的。而系统全面的乡村教育改革所形成的让大批文化人、知识分子、专家教授喜欢乡村、回到乡村,会形成无形的示范力量,使乡村价值升值、给乡村带来新希望,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成为可能。 


     (三)乡村教育改革是迈向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改革。

  教育是新时代的开启者。2500年前,奠定中华文明千年基业的是孔子所开创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正是孔子所开创的从周朝的贵族教育走向民间的教育,才有了隋朝之后延续1300多年的世界上最早、发展最成熟的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近代中国开启追赶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从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开始的。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的。
  二十大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一次会议,将是21世纪中国迈向新改革春天的一次会议。如果说40多年前,乡村改革是从承包责任启动的,那么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需要从教育改革重新出发迈向新时代。
  在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受到社会关注度最高,批评最多、牵涉到每一个家庭的是中国的教育。今天中国的教育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局部问题,是一个迈向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这需要通过全局性、系统性、时代性的改革来解决。
  在中国教育面临大改革背景下,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乡村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制度与政策,都是为教育进城而服务。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的去乡村化的教育制度和政策,如果没有重大突破,乡村教育不可能振兴。所以,乡村教育振兴需要乡村教育的大改革,需要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的大解放。教育改革是激活乡村生命力、赋予乡村精气神、给乡村带来希望的第一改革。乡村教育改革也将会成为能带动整个中国教育改革的新起点。


       二、以大教育观推进乡村教育改革,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若干建议

   (一)以新时代站位,让乡村教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基铸魂工程。

       目前需要走出已经固化的经济主义、物质主义的思维,以文化自信与文明自觉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重新认识文化与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与功能。一年之计在于春,参天大树在于根。文化是魂,教育是根。乡村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基铸魂工程,应该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大事,应纳入20大报告中,成为中国迈向新时代的大战略予以对待。


      (二) 以大教育观规划、统筹与推进乡村教育改革。

       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改革,是基于新教育观的一场革命。应遵循的新教育观有:

  一是大教育观。乡村教育是育人教育、文化传承教育、技能教育为一体的大教育。为此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回乡改革,让乡村成为做人教育的扎根基地。“先做人后做事”一直是中国教育遵循的理念。乡村作为中华文明之根、文化传承之载体,从满足做人教育的规律看,中国的乡村恰恰具有满足立德树人教育的独特优势,而且是每一个中国人要成为中国人必须经历的教育。此外,要启动中国乡村手工业复兴工程,探索符合乡村特色的乡村职业教育体系。要鼓励农林类大学改革,教学科研要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现代化人才与知识。
  二是复合人才观。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有德、有情、有能力的德慧艺复合人才。
  三是全民教育观。乡村教育是需要全民关心与参与的教育,也是全民需要接受的教育。
  四是新教育改革观。教育是新时代的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乡村振兴成本最低、覆盖面最大、作用最长久、动力内生的投入,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推动力。       


     (三)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回乡改革,让乡村成为做人教育的扎根基地。

       “先做人后做事”一直是中国教育遵循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指出了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做人教育的关键时期、窗口期。 乡村作为中华文明之根、文化传承之载体,从满足做人教育的规律看,中国的乡村恰恰具有满足立德树人教育的独特优势,而且是每一个中国人,要成为中国人必须经历的教育。

  教育是乡村的魂,有村就该有学校,这应该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新目标。服务于乡村振兴,急需启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基础教育改革。目前急需打破现有的教育理念与思维藩篱。要坚决纠正基础教育商业化的同时,还要鼓励与推进基础教育向公益化、人民化、多样化的社会参与的方向发展。要允许各种社会力量到乡村做公益教育,鼓励退休的老师、专家、高知人才,到乡村开展公益基础教育,要允许乡村社区参与乡村办学,走合作教育之路。走出目前政府办教育的狭隘思维,使乡村教育成为政府、乡村、社会、公益机构、志愿者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公益教育、人民教育。使乡村教育真正走向人民教育为人民,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大教育之道上来。


     (四)启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工程,发挥乡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教化功能。

       在中国乡村传承千年的孝悌治家伦理、礼敬天地的民间信仰、尊祖礼贤的家教传承、耕读传家的齐家之道、邻里和睦的乡土亲情、勤劳节俭的简朴生活、告老还乡的乡贤治理、寓教于乐的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的礼仪教化、敦化民风、自娱自乐的乡土艺术、心灵手巧的工匠精神等,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这些无处不在的乡村文化是乡村复兴之魂,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是乡村发展的新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借鉴现代文化构建乡村文化教育体系,是乡村振兴急需启动与推进文化振兴工程,是目前化解乡村治理面临诸多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五)大力推动农林院校的教育改革,让乡村成为农林类大学的课堂。

       盘活农林大学资源,为乡村振兴服务,急需推动农林大学教育的改革。农业类大学教育改革意义重大,是撬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在解放初和文革期间,针对农业类大学脱离中国乡土问题,中央曾推行过农林类大学和科研院所下乡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当年下放的大学、科研院所又回流到城市。
  一是全国农业类大学改革要从“农业大学”办学思维,向全面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乡村大学”思维转变。 
  二是要以中国千年耕读的理念,改革今天的大学教育,重建大学与土地、乡村的联系。活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耕读传统,应成为当今农业类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议编撰中华农耕文明等教材,作为通识课纳入农业类大学所有大学生的基础教育。
  三是国家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林类大学到乡村办分院、办研究所、办科研基地。在乡村建立农业类大学教育实践基地。凡是考入农业类大学的学生必须过耕读教育关。田地就是教室,乡村就是课堂,农民就是老师,让中国农业类大学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服务的大学。


     (六)鼓励与引导艺术类、文化、人文类的院校到乡村办学。

       乡村是离天地最近的地方,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县域内的乡村和古镇。乡村是未来新文化、新艺术、新哲学、新人文发源地,顺应这个大势,已经有一批文化艺术、人文专家教授进驻乡村,有的扎根乡村,成为乡村的新村民、成为乡村文化与艺术活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最近几年,已经出现许多一个画家或一个艺术家活化一个乡村的故事。

  为此,建议中央、文化艺术教育等部门,要顺应大势,出台鼓励和推动艺术、文化、人文类专家下乡的政策,出台鼓励文化、艺术、人文类学校、专业到乡村、古镇办学、建研究所、办工作坊等,让文化艺术为乡村振兴赋能,使未来乡村成为迈向新时代中国新文化、新艺术、新人文的发源地。


     (七)规划与引导职业类教育向乡村和县域倾斜。

       在目前大城市的地价、生活成本、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县域所具有的土地、生活、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县域转移的条件。顺应这个趋势,建议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县域下沉。伴随劳动密集型产业下沉县域,与此配套,国家要出台鼓励职业类教育资源向县域下沉政策。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职业教育,向县城、乡镇下沉,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一是为县域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支撑。二是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农民就地就业的问题。使许多离县城近的农民住在乡村,到县城上班,实现离土不离家,化解打工农民出现的家庭分崩离析、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三是为中国新一轮产业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新路径。 


      (八)把乡村建设成面向全社会的耕读教育和生态文明的自然教育基地。

  耕读传家远,是中国千年家教传承、乡土文化传承的秘诀。也是目前让大中小学生获得身心健康最好的劳动教育,更是生态文明时代回归自然、体验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教育、自然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七年的梁家河知青岁月,称之为人生第一个大课堂。如何发挥乡村具有的耕读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的作用,应成为新时代对大中小学生重要的人生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内容。
  乡村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故乡,是中国革命发源地。耕读教育是大中小学生开展不忘本的很好的爱国教育。建议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大中小学到乡村建立耕读劳动和自然教育基地。 
  耕读教育也是新时代全党和全社会最好的不忘初心的根性教育、红色教育。 乡村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乡村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也是中国革命发源地。迈向新时代,需要将耕读教育纳入党政干部的培训体系,让耕读教育成为党政干部的党性教育、国情教育、生态教育、民情体验、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给与高度重视。


      (九)在全社会开展“记得住乡愁”的“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

       中国作为家国一体的文明国家,与家紧密联系的是家乡和故土,所以家乡蕴藏着中国人最深厚的感情和爱的源泉。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力量的家国一体情怀的故乡情始终没有变。

  改革开放以来,在追赶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城市化推进对乡村带来巨大虹吸力的背景下,几千年来传承与延续的爱家乡情怀越来越单薄,导致了爱国教育失灵等问题。我们社会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生活在农村的人,不爱农村,爱城市;生活在城市人,不爱城市,更向往国外的城市的现象。
  任何一个中国人,倒退三代都是农民,都出生在乡村,乡村作为中国人共同的故乡,由此决定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和农业部门的事,而是所有中国人都要心系情连的事。家乡是养育我们的母亲、那里蕴藏着每一个中国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答案,是解决目前存在的爱国教育失灵问题最好的教育,建议急需在全社会开展记得住乡愁的“爱家乡”教育活动。
  一是把爱家乡教育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国家乡村振兴局要与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制定开展爱家乡的相关政策和激励制度,通过爱家乡的教育活动推动社会资源反哺乡村。
  二是把爱家乡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的爱国教育体系中。将抽象的、说教式爱国教育变成少年儿童可感受、可体验的乡土、乡音、乡情、乡味的乡土教育。在爱家乡与爱祖国教育紧密结合中,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爱国教育新路径。
  三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在宣传推动爱家乡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让爱家乡教育进入主流媒体,让爱家乡蕴藏的情怀成为唤醒整个社会爱祖国的正能量。 
  四是要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力量在爱家乡教育中的作用。国家要出台政策,鼓励有乡村情怀的艺术家、文学家、文化人回乡采风,让唤醒故乡情的乡土文化、乡土艺术、乡土音乐、乡土电影进入主流社会,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五是建议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鼓励退休干部、教师、科技人员、文化艺术人才、企业家回报家乡、回乡养老、回乡当乡贤的相关制度政策。让具有家乡情怀的人才回乡当新时代乡贤,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