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们城市向何处去:贵族化?还是人民化? ——从北京包子铺被重罚的反思
时间:2023-12-07 09:54:13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张孝德 

 张孝德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近日,北京朝阳区一包子铺因在外卖平台卖豆腐脑,被监管部门认定超可范围经营,罚款15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7014元,在网上引发关注于热论。网上的讨论,大都围绕如何改进监管部门的观念、态度与办法进行。如果我们的视野从这个小包子铺放眼到目前中国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商业服务发展趋势看,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这就是我们城市的商业发展方向,是向着服务于大多数人的人民城市的方向走,还是服务于少数人的资本化、贵族化的城市方向走?


       1、城市商业资本垄断、城市生活西化严重

  2008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发现,让生活更好的城市是一个越来越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西方化的城市。特别是随着大型超市这种新型商业的兴起,使原有的充满着生活气息的小卖店、杂货铺、小饭店、游商小贩,地摊、菜市场等传统商业,不断地被搞掉,随着而来的是大超市、商业综合体、新商业圈的兴起。对于城市商业这种发展趋势,从进入21世纪以来,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被认为是城市商业现代化的发展大趋势,也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化发展相互攀比、模仿的标准。这个大趋势,到目前为止也尚在进行中。
  为了以更快速度实现城市商业的现代化,各地纷纷引进外资超市成为一股潮流。1992年7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自此外资超市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家乐福打响了抢占中国市场的第一枪,1995年进入中国,随后麦德龙、沃尔玛、万客隆、易初莲花、易买得、欧尚等大型连锁商超纷至沓来,陆续进入中国。1995年—1997年是外资连锁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峰期,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卜蜂莲花等欧美老牌超市企业争相进入中国。到2008年,外资已经在中国的22个领域中,占据了70%以上的绝对控制权。东南沿海一线城市的大卖场业态已经被外资占据了90%。国内大型商超中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外国品牌,而国产品牌却被扣上了低端、山寨的帽子,被超市下架或摆放在不起眼的位置。
  与外资超市在中国市场如日中天、人头攒动、火爆的销售场面相对应的是本土超市的艰难度日,中国各地的国内超市大面积倒闭。那些分布在市民区的小商店、小商贩更是难以生存。即使在城市角落存留的那些小商业,也成为地方政府利用各种手段整顿关闭的对象。这些小商铺往往成为搞文明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各种活动为由,进行整顿与取缔。由此可以我们就可以理解,北京一个小包子铺被如此重罚的背后,是作为现代化城市不需要你。
  总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现代化城市的商业变成了大资本控制的都市商业,而那些能够解决就业、具有生活气息、构成社区底层百姓生活需要的分散的商业快速消失着。代之而来的是,你的消费生活都必须在现代化的大商场里完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一个标准化、格式化、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现代化生活中。进入到今天的大商场,从表面上看,商场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我们只要看看这些商品厂家,就可以发现,提供如此丰富多样化的商品背后,是被几十家品牌的大公司所垄断,一般的民间的小商业、小厂商根本无法进入。
  现代化的城市商业,越来越排斥民间小商业的同时,也越来排斥城市中下层居民的消费。我们的城市变成了一个冷冰冰、没有烟火气、让人感到压抑的贵族化的城市。
  我在北京居住在的海淀区,十多年前周边有多个早市的集贸市场,每天早晨的这里热热闹闹、售卖蔬菜许多是郊区一早送来的新鲜蔬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成为周边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否卖东西,很多人每天早晨晨练之后,总要顺路到这里逛逛,去感受这里具有温度、烟火气的气氛。但在前几年,北京市整顿城市中,周边的几个这样的市场瞬间消失了。当地市民强烈反应,得到的回复是:这里的市场没有了,你们可以到附近的超市去。
  对此,在二十大提出我们要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是否需要反思,我们今天的城市商业发展方向是越来越中国化,还是越来越西方化。大量的外资超市涌入我们的城市,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而是真正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自从中美摩擦对抗以来,我们开始觉醒,发现我们在崇洋媚外、西化的路上走的很远。前段时间,社会曾围绕中小学西化的毒教材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实我们西化,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我们生活的城市也严重存在西化问题。


       2、我们需要中国式城市、为人民服务的城市

  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应该是人民的城市,应该是有人民气的城市。社会主义的城市商业应该是满足高中低不同需要的多样化的商业,我们不排除现代化的大商场,但同时更要有让中下层老百姓喜欢的商业也繁荣起来。
  二十大提出我们要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走中国式现代化,要从回到中国式生活开始吧。当今14亿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为我们留下的最大财富。对于这个巨大的市场财富,我们需要以新经济学思维,站在人民的立场、站在中国式的立场来考虑,如何用好这笔巨额市场财富。不能把个巨大市场资源让外资与大资本垄断独享,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要求。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化的,滋养我们省心消费的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携带着西方文化与价值的外来大资本。这个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西方的大资本增值而做贡献。对此,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未觉醒,意识到这是问题。比如,目前北京城市发展定位,要把北京市打造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他大中城市也跟着提出如此的口号。不可否认,北京确实是一个国际化都市,但我们不能忘记,构成北京市的消费主体,占百分之90以上的人是北京的中国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让北京成为国际消费城市地位,应该是要让世界体验消费中国式的文化与中国式的生活。但目前我看到的诸多规划、会议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这个国际化消费城市的背后,是更加西化的东西。
  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需要从倡导过中国人的生活开始吧。如果大部分中国人开始过上了中国式生活,我们的消费就变成了养育中国式经济而崛起的消费。多样化中国式老百姓的消费,就会养育多样化老百姓的经济,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新经济循环。


       3、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式消费与中国式生活

  中国式的新消费,不仅会养育中国的经济,而且还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土壤。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生活的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式生活是中国智慧与文化的土壤。如何让生命崇高、生活幸福、社会和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国智慧结晶的经典,如《道德经》是让生活幸福的哲学、儒家经典是让社会和谐的伦理学、《易经》是化解生活困惑的指南、《黄帝内经》是让生命健康的宝典。早在1500年前中国就发明了火药,但我们一直把火药用在如何让生活更有色彩的烟火上。最近几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祖先对生活的态度是如此的执著和认真,只一个吃的问题上,包含怎样的勤劳与智慧、艺术与美。中华民族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形成了我们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中国节日,从过大年到元宵节、从端午节到中秋节等等。
  不可否认,源自西方的科学创新,创造了一个高效率的现代化物质生产体系,但我们不要忘记,中国民族五千年却用智慧创造了一个如何让生命质量更高、生活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的中国式生活方式。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文化是中国式魂,而中国式生活是中国文化的土壤。所以,倡导过中国式生活,将是让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如果中国14亿人开始过上中国式生活,中国的乡村振兴就有了希望。乡村不仅是中国文明的根,也是中国式生活的福地。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西方式文明是城邦文明,城市生活也是西方文明的土壤。于此相对应,中华文明是以乡村为根的文明。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是在古老的乡村创造了我们的文明。他们在乡村一直过着道法自然的智慧生活、耕读传家的田园生活、亲情互助的和谐生活、自足自在的诗意生活。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和城市化的兴起,我们开始追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目标。正是在这种新生活的诱惑下,我们把传承几千年的乡村生活看成是愚昧落后的生活。由此出现了撤点并校、拆村并居,农民放弃乡村进城的热潮。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大家都认为让乡村空心化的根源是缺乏经济,所以,目前的乡村振兴都在乡村产业兴旺上用力。其实,乡村空虚化的深层原因是我们所有舆论告诉农民,乡村不是让生活美好的地方。如果以淄博现象为契合,能够带动中国式生活的兴起,那么中国式生活的兴起,必须使我们重新认识乡村生活的价值,乡村生活升值,就会形成大批人回乡,人来了,乡村振兴就有了新希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