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内涝:城建大跃进堵塞的良心
时间:2011-07-13 12:55:05  来源:南方网 
      日前,南方迎来多轮强降雨,武汉、南京、杭州多地再现城市内涝。在杭州,“亲爱的,我们到西湖边去看海吧”,是网友的一句传言,表示西湖不再是湖,而变成了汪洋大泽;在上海,地铁到处漏水,使地铁成了“水帘洞”;在武汉,在2010年头脑发热时,大喊投资18万亿,而一年GDP连1万亿都不到,你干的是什么事?一场小小的内涝就将一个城市病现形———公交车成了冲锋舟,在水面游行了;在南昌,街上可以垂钓了,不用养鱼了。23日,北京也降下今年以来最大一场暴雨,多处交通瘫痪……面对城市内涝,各方评论都指出市政建设盲目扩张是造成城市暴雨中内涝的原因之一,而雨果那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更是伴着“雨珠体”在网友间传诵……

      感受

    “雨珠体”抒写的悲剧

      @辉溜溜:把城市比喻成一个小孩,为官者为父母。父母花几十亿把小孩穿得漂漂亮亮的名牌衣服,然后带出去和其他的父母见面。人家一看,哇这孩子长得真好!上级爷爷看了后,嗯,你们挺会照顾小孩的,值得表扬,这样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嘛,来给你记一笔功。突然有一天,小孩子牙疼了,父母说这点小事嘛,十几年才可能遇到一次,虽然说弄好点的话要上个手术,不过要花掉几亿啊。不如把钱给你买衣服打扮打扮,牙疼在里面没关系,其他人看不到的。这样,悲剧的就是小孩,就是这个城市里的普通百姓。

      @董崇飞:有人问:“如何分辨国家是否发达?”龙应台说:“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呢?

      @朱学东:遇恶劣天气,谁都会有心理准备。昨日之雨,早已预报,犹如一场事先宣告的谋杀案,但还是堵成这样,是不能接受的,应急方案都去哪了?更不能接受的是,我从北四环外往南三环外走,7小时未见一警察;而桥下水淹之处,全无预告,直到逼近水淹处,才恍然掉头回撤,又添堵,那么多摄像头干吗用的?请教@平安北京

      思考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牛刀:在下水道上,欧美等国下水道可以拍摄枪战片,可以跑宝马,而中国的下水道只能容纳一个人爬行。城市这么多市政工程的各种管线、管道、给排水等等,就靠这么一个小小的下水道来施工,于是,年年修年年在路面开肠破肚,尽干些修修补补的事。做表面文章,是中国官场的通病。在公路上可以贴金铺银,在政府大楼建设上堪比白宫,却不肯在下水道上增大一点投入,因为下水道,领导看不见。

      @帝国良民:英国伦敦的下水道几百年前建成至今仍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到了今天仍然可以成为伦敦城市旅游的著名景点,相比于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规模,不可谓不令人感慨万端;而巴黎的下水道系统用了三百多年了,德国人在青岛修的下水道系统也用了超过一百年了。这些难道不能充分说明什么吗?其实这才反映了一个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和建设者的城市发展规划理念。

      @伯通:中国目前各大城市的排水系统,均在苏联专家的手把手规划下,慢慢成型。要知道,苏联是高寒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排水系统设计上较为保守。苏联式排水,即“下水管网”,在5到10米深的地下建设排水管网。但这种排水管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虽很适合苏联的排水需求。但在中国许多地区,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000m m以上,苏联模式根本不适应中国现实。这便是中国城市目前“逢雨易涝”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