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pp控制全球18万个网络摄像头,万名会员付费偷窥隐私‘直播’。” 近日,媒体的一则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再次敲响隐私泄露的警钟。身处数字化社会中,监视“无时不在”,隐私“无处安放”,我们该如何摆脱“赤裸裸的未来”?
人民网-观点频道对此发表评论认为,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一个普通人,谁会关注到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你走进第一家汽车销售商店被人脸识别探头记录后,再想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商店的比价获得更大优惠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当你衣衫单薄轻松地在私宅内自由活动时,隐秘的镜头可能正肆无忌惮地“直播”实况……
评论认为,科技是把双刃剑。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便利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与此同时,智能手机、针孔摄像头甚至无人机的出现,有效延伸了人的感官,为“观看”和“被观看”提供了可能。某些所谓“科技公司”洞察了个别人偷窥的需求,及时介入,并为了逐利而毫无底线。
更可怕是一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数字偷窥。刚刚在某购物平台查询一样物品,很快就会在一些App中收到相关广告。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其实,这并不是巧合。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精准画像”和“个性化服务”等高大上的话术,其“精准”瞄准的,正是公民的隐私数据:个人的情趣爱好、社会关系、饮食习惯甚至体重腰围……所有在网络使用中留下的痕迹,都被整合成了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在数字化社会,随着数据成为宝贵资产,隐私也开始具备了财产性的特征。大数据偷窥的隐私会让人们利益受损于无形。因此,隐私保护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
隐私保护最坚实的防火墙当然是法律。我国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第1032条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在我国公民隐私权保护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视频镜头生产、设置单位等的监控力度;加强网络应用如小程序、APP等的规范管理。从法规层面构建好公民隐私保护的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偷窥等隐私侵权行为查处取证难度大,而技术进步还会导致新类型隐私侵权行为持续出现,所以技术防范在智能时代所起到的作用就非常重要。要对公民隐私进行有效技术保护,一方面对公民的隐私信息进行加密、扰动、匿名等预处理,加大偷窥难度;另一方面要基于某些科技企业为逐利必须经过隐私售卖过程的特点,借助区块链技术等进行泄密追踪,捣毁侵权源头。
当然,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自己因为私人生活被侵扰,私人空间被侵占,私人信息被公开而频感沮丧无助时,有必要养成科学的隐私保护意识,掌握科学的隐私保护方法,并对不法隐私侵害进行凛然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