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要让技术的进步,变成隐私的退步
时间:2019-09-09 13:02:0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9月4日,工信部官方网站消息称,针对媒体公开报道和用户曝光的“ZAO”APP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

  不要让技术的进步,变成了隐私的退步

  面部信息不同于一般的隐私,可以称之为“生物信息”。面部、指纹、声纹、DNA这样的“生物信息”,在法律上,都是证明你是“你”的重要生物物证。正如指纹,其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被称为“人体身份证”。1898年,孟加拉的一起行刺案中,指纹治罪首次进入法庭。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类信息一般只掌握在政府的数据库里,但是现在,各种手机软件都在从我们身上“窃取”这些重要信息。

  试想一下,未来哪一天,可能某个人在网上换上了你的“脸”,用你的“声音”说话,到处留下你的“指纹”,利用你的各种“生物信息”进行犯罪,你将面临怎样的法律风险?针对“ZAO”APP的约谈,正是敲了一下警钟。技术的进步是为了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切莫让其流变成为了商家牟利的窗口,不要让技术的进步,变成了隐私的退步。

  真正立得住的企业,更应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现代科学技术大大拓展着人类的视野,也不断突破现有法律的疆界。诸如大数据的运用,人们在网上购物点餐、叫个网约车,甚至用个导航或在网上检索过,都会“雁过留痕”地融为大数据的元素,进而可能成为某个机构或商家的开发对象。个中其实就有诸多的法律空白。个人数据以及在网上的印痕,是否任何公司均可以任何方式采集?商家使用时是否需经授权?哪些数据未经授权绝不允许随意采集或使用?诸如此类,不仅关乎公民个人的权益,亦可能影响公共网络安全。

  因技术进步带来的科技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此前“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曾引发广泛关注,而智能识别人脸技术的泛用,同样隐含科技伦理问题。涉事企业打出的口号是“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但谁又能知道,“无所不能”的换脸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又会怎样。它会否像人们担忧的那样,是打开了又一个“潘多拉魔盒”,或被利用来实施网络诈骗呢?类似技术的应用,是否应经过专业的科技伦理审查?【详细】

  真正立得住的企业,不光赢在“早”字上,更应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对待偷了别人的隐私、踩着用户的尊严发大财的企业,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持续监管,更需要法律发挥威力,把那些强迫用户开放权限的APP好好整顿一下。

  每一个用户都要重视隐私权

  在我国,隐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曾被当作“阴私”,与“不名誉”相关联,不受待见。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对优惠便捷的追求,对各类应用APP的追捧,也让许多人有意无意放弃了对隐私的自我保护。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隐私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有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绝不能为窃取隐私提供一丁点的合理性。

  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用户都要重视隐私权,对玩换脸之类的游戏多一点小心,毕竟自己才是隐私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防线。

  微言大义:

  @梦泪曦:你不是考虑不周,而是考虑的很周到,考虑的都是怎么甩锅,怎么坑用户吧。

  @喜乐幸福安康:我们现在还有隐私吗?贷款公司连我叫什么,电话,住房哪户都知道,然后问我要不要贷款,老娘问他要不要利息?

  @SJ-Mio:从来不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任何技术的进步都不能以伤害社会伦理为前提,我们鼓励科技创新,但不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法律的边缘试探。“ZAO”APP被约谈,也敲了一下警钟,有“财”无德,其行不远。与此同时,每一个用户也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守好隐私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