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矿坑遗迹到网红打卡地,生态修复也要尊重自然规律
时间:2019-11-20 10:13:23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李英锋 
       一段时间以来,位于重庆渝北区的一处被称为“小九寨”的秘境胜景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这个“小九寨”曾是当地最大的石灰岩矿坑遗迹,多年前的掠夺式开采造成一系列生态创伤。然而,短短数年间,这些废弃矿坑似乎在逐渐恢复原力。十几个由地下水和雨水汇集沉积而成的坑塘湖像一面面镜子,使人们在欣赏之余不禁反思:生态修复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见11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昔日废矿坑,今日“小九寨”。重庆渝北石灰岩矿坑群的华丽变身令人赞叹,其成功“上位”为风格独特的秘境胜景,主要是因为渝北区在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过程中没有操之过急,没有盲目相信人工干预的力量,而是针对废矿坑群的实际情况和自然变化趋势,确立了“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这样的生态修复理念颇有启示意义。

  从2010年开始,渝北区关停铜锣山石灰岩矿区,拉开了修复矿区生态的序幕。面对独具特色的矿坑遗址资源,当地没有迅速切入旅游开发模式,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人工修复,而是出于对矿坑群“生态依然脆弱”的担忧,拒绝了不少房地产公司、文化企业的开发项目,本着使矿坑群最大程度接近自然状态的目标,启动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建设等多期适合矿坑修复的绿色治理工程。

  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过度人工干预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的生态修复、不科学的人工干预也会造成对生态的二次破坏,而要修复二次破坏的生态,往往更难。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教训。比如,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条件,盲目植树造林或者种草,但所植的树或所种的草并不适合当地的环境,结果草木成活率不高,还抑制原生天然植物的生长,加剧土壤水分短缺,导致地下水下降,破坏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是个慢活,也是个细活。修复责任单位必须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科学分析生态破坏的类型及特点,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精准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以适度的人工干预,助力自然的演变恢复。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修复才能更好地回归自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